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黄陵矿业集团双龙煤业: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3-03-28 11:11:45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陕工网讯 近年来,黄陵矿业公司双龙煤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在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同时,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明确科技工作责任,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有效途径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渠道,我们一直坚持向成功案例学习,开拓了创新途径。”该矿生产部技术员王杰说。

  走出去,学进来,充分将标杆企业的成功案例应用到科技创新中去,该矿根据科技创新要求,每年年初便对全年对标学习进行整体规划,通过网络沟通、视频联动等多种形式,先后与多家具有成功案例的矿山企业建立了科技创新联动机制。同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为安全管理、NOSA应用、薄煤层开采、瓦斯治理、主运输提升等提供宝贵的经验支撑,顺利了破解了难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标成果,结合矿井发展实际,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换。

  “客观说,没有相同开采条件的矿井,但破解开采难题的武器却同样都是科技创新。”该矿生产部副部长许文勇说。

  如何让科技创新成为提升效能的“高效武器”,该矿不仅在理论上下功夫,更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开展煤矸石充填项目过程中,该矿通过井下巷式矸石处置研究与应用项目采充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对矿井排矸量以及矸石热量、充填巷道的各类数据进行细致分析研究,提出“以矸换煤”的大胆思路,并精准成功应用该项技术后,实现增加原煤产量,提升了经济效益,减少运输成本、避免了环境污染,从源头上解决形状不规则煤田、煤矿固体废弃物排放两大问题,为矿井的绿色开采提供了全新模式。

  “拱形迈步支架技术的成功应用,充分体现出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巨大变化。”作为亲历者,该矿综掘二队队长崔峰开心地说。

  在全力推进生产系统优化的过程中,该矿及时组成科技攻关小组,对拱形巷道超前临时支护装置进行充分研究,邀请到厂家实地考察,经过多次的调试后应用成功,实现了对顶板的连续临时支护,解决了传统的前探梁支护操作困难,安全性差的难题,进一步解放劳动力,提高掘进效率30%,而且作业空间大且安全程度高、移架步距大、支护强度高、设备性能达到稳定可靠,有效地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并配合掘锚一体机,提高井下开拓巷道掘进速度,创造了月掘进进尺267m的掘进最高纪录。

  “要利用五小创新、小改小革等多种渠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创新积极性,从一点一滴抓起,营造出全员创新的良好局面。”该矿机电部部长梁小军说。

  五小创新、小改小革、三小一练等有效措施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法宝,三年来,该矿完成职工“五小”创新成果682项,表彰创新成果181项,完成专利授权31项,有效地解决了现场实际问题,为矿井的高效、绿色开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我们坚持以科技培根,创新铸魂,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培育科技人才,应用科技力量,将双龙煤业打造为行业域内的科技创新标杆示范矿井。”黄陵矿业双龙煤业党委副书记、经理仲照海说。(穆海宏)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