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患“土专家”,深入现场除隐患
30多年的施工一线工作,练就了陈北平一双“火眼金睛”。他是天山胜利隧道二号竖井的机电副经理,每次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都能顺利“拿下”,多次巧化险情解除现场故障。因为脑子活,点子多,能让报废的机器设备变废为宝,工友们都亲切地叫他们擒患“土专家”。
一天夜里,主提绞车房绞车突然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正在巡检的陈北平收到消息后立即“出诊”。通过对“病情”的初步了解,他诊断“致病”原因为电磁阀线圈断裂→液压站没有液压→绞车无法正常运转。找到“病灶”,他决定立即对液压站实施“器官更换”的手术。怎么解决这个线圈短缺的问题呢?这可难不倒陈北平,他马上指挥工友们从废弃的接触器上拆下旧线圈对液压站开始进行抢修。不到一个小时,一台“外科手术”完美结束,绞车恢复后迅速“欢快”的运转了起来。
唐僧“碎碎念”,安全感直抵心头
“劳保用品穿戴了没?安全防护器检查了没?”每天一上班,惠少华就开始各种碎碎念。他带着“80后”的沉稳,有着“90后”的性格,是天山(1号竖井)项目部的安全副经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他对待隐患零容忍,遇到问题一追到底,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
在现场安全检查过程中,他始终严格执行标准,针对问题现场分析研判,查症结、找原因,及时解决。在日常安全检查中,有一次他发现配电柜存在一闸多机的情况,马上就通知电工立即整改,结果电工给忘记处理了。惠少华马上就开启“唐僧”模式,从组员到班组长一通念叨,强调重视安全隐患的重要性,用“强行灌输”的方式给班组上下上了一节安全知识课,让现场内的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了质的提升。工作之余,他还组织安监员、青安岗员、协管员在项目部开展“抖除隐患”创意活动,让职工自己当演员,用手机拍摄安全抖音视频,让职工在娱乐中接受“无处不在”的安全提醒。
练就“飞毛腿”,守在现场抓安全
从井底马头门到北翼辅助运输石门,再到北翼辅运大巷到北翼回风联络巷、24盘区皮带巷......这是青安岗员贾俊刚每天入井巡检的路线图。为了不遗漏任何安全隐患,他长年坚持以步行的方式进行巡检,平均每个班的巡检总路程超过十公里,至少要走2000步。
新年开工后,该公司团总支联合团安监部组织青安岗员对在建项目的井口绞车房、稳车群、值班室、井下工作面等区域进行安全大检查。在井下工作面施工时,工友们在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后,准备正常作业。贾俊刚突然叫停,拿着一根撬棍便向一块危岩撬去,一块重约80斤的危岩迅速掉下,这场危机就此化解。他常说,基层安全监督不能总坐在办公室里,要盯在现场,才能发现问题的萌芽,从源头根除隐患,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孙娟)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