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承和弘扬铁路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宝鸡机车检修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着眼“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第一个电力机务段”历史,广泛征集“老物件”“老照片”“老故事”,集全厂之智、聚全厂之力,于2021年7月,建成以“中国电气化铁路从这里走向全国”为主题、总面积约680平方米的厂史展览馆,设“开拓印记”“创新发展”“智慧人文”3个单元、7个展区,展出物品460余件。
宝鸡机车检修厂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扩大铁路文化引领力、影响力与传播力,发挥“优质资源”良好效应,积极探索路地共建、校企共建、路内联创共建新模式。自厂史馆建成以来,先后接待路内外50余家企业、院校4500余人次参观交流。2021年10月,宝鸡机车检修厂被授予“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先进工厂示范单位”,成为集团公司首家获此殊荣的基层站段。
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老视频,展现了一代代铁路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坚实步伐,以及投身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的坚定信念与必胜决心。跟随这些老物件,我们一同追忆宝鸡机车检修厂发展的峥嵘岁月,一同见证中国铁路牵引动力发展的光辉历程。
扬帆启航 点燃新火种
宝鸡机车检修厂始建于1959年,前身是宝鸡电力机务段,有“中国电力机车第一段”之誉,专门从事内燃、电力机车及机车配部件检修的单位。
提起宝鸡机车检修厂,还得从宝成铁路说起。宝成铁路是我国“一五”规划重点计划项目,当年,宝成铁路修建工程艰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1953年,党中央决定将宝成铁路宝凤段改为电力牵引。1957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领代表团出访苏联,签订《中苏技术合作协定》。同年11月,在莫斯科大学,毛主席亲切接见留学生代表,并发表《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著名讲话。
20世纪5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电气化铁路精英汇聚宝鸡,宝成铁路建设破土动工。据统计,宝成铁路建设几乎动用了全国三分之二的机械力量参与施工,其中三个马蹄形、一个倒“8”字形线路,全线最大坡度30‰,堪称世界铁路建造史上的奇迹。
1958年元旦,宝成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从此“蜀道不再难”。1958年6月,宝凤段电气化铁路动工兴建;8月,我国第一个电力机务段破土动工。当年聆听毛主席讲话的莫斯科大学铁路系统留学生柳俊林、刘玉斌、郑树选等人备受鼓舞,归国后立即参与国产机车研制及电力机务段筹建工作。同年12月,国产首台电力机车下线,命名“韶山号”6Y1型。
1959年1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电力机务段——宝鸡电力机务段成立,后更名为宝鸡电力机车段。建段之初,厂房、设备十分简陋,人员主要来自全路电气化行业骨干、铁路院校毕业生,以及各铁路局所属机务段的蒸汽机车司机、副司机等。那时,段上没有一台电力机车,就连段内铁路铺设用的钢轨,都来自全国各地支援。
今天,厂史馆中的4组老钢轨,均是在扩能改造中被发现并保护起来的。有“英国巴罗钢铁公司1902年造”“汉阳钢铁厂1903年造”“法国—德兰昂赞钢铁公司1904年造”“中华民国铁道部1935年造”。最为珍贵的,是2019年发现的“汉阳铁厂造1901钢轨”,目前已收藏至中国铁道博物馆。
改革发展 开启新征程
1975年7月,宝成铁路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中国电气化铁路从这里开始走向全国。
老一辈电机段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摸索梳理电力机车检修、运用规律,编撰国内首套电力机车检修工艺、运用规程及机车故障处理手册。
巾帼不让须眉。20世纪70年代,宝成铁路培养出一个特殊群体——中国第一代电力机车女司机队伍。高琨璞、胡学政等女司机,驾驶电力机车飞越秦岭,展示了最美的时代风采。
随着电气化铁路建设在全国各地铺开,老一辈电机段人积极支援新线建设。正如他们回忆:“电力机车开到哪里,‘中国电力机车第一段’人就奔向那里!”
1985年1月1日,宝鸡电力机务段运、检分离,开启了纯电力机车检修时代,成为全路第一个专业化、集中修电力机车检修基地。
改革开放后,铁路实施“内电并举,以电为主”策略,宝成铁路电气化建设成功经验迅速在全路推广。20世纪80年代,段上技术人员多次赴国外开展技术交流,参与引进日本6K型电力机车,牵头编制机车检修工艺等专业书籍,加快了进口电力机车技术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速度,使宝鸡电力机务段具备当时全路绝大多数电力机车类型和大部件的检修能力,还编制了全路电力机车检修行业最早的《企业管理标准》。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宝鸡电力机务段逐步推进企业改革升级和标准化建设,重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针对检修生产难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1996年,职工陶延亭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段上奖励他一台价值2700元的小鸭圣洁奥牌全自动洗衣机,并号召干部职工向他学习。
1998年,由著名作家莫伸编剧,以反映国企改革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东方潮》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其中80%左右的镜头在宝鸡机车检修厂内实景拍摄,部分职工还参与助演。
2000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厂慰问,“中国电力机车第一段”带领干部职工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优质企业形象和良好精神风貌。
2005年,与原梅家坪机务分段整合,组建成立新的宝鸡机厂检修厂,开始承担内燃机车检修任务,成为全路为数不多的内电并举、大中修兼容的专业化机车检修工厂,标志着“中国电力机车第一段”迈上改革发展新征程。
迎接挑战 再创新辉煌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宝鸡机车检修厂大力实施“科技强企、人才兴企”战略,开展全面技术创新,重奖科技创新有功人员,先后取得千余项科技攻关成果,在解决生产急需、提升机车质量、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经营提效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与此同时,宝鸡机车检修厂高度重视党建和宣传思想文化建设,1991年创办广播站、电视台,将镜头对准现场和职工,策划开展“岗位秀、工种秀”等系列宣传,持续讲好职工身边的故事,为企业转型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面对近年来直流机车检修市场萎缩的不利形势,宝鸡机车检修厂积极开展和谐型机车试修。2014年,首台和谐D3型机车二次两年检顺利验交,标志着检修厂正式走入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市场。之后,相继完成多种和谐型电力、内燃机车检修,检修业务面覆盖全路18家集团公司。2020年至2022年,成功改造6种类型26节工务集中作业车,并完成宿营车取电车研发攻关任务,检修范围进一步拓展。厂史馆以一面形象墙,还原了当年首台和谐型机车验交时全场职工欢欣鼓舞的场景。
近年来,国铁集团、集团公司以及陕西省、宝鸡市等路地各级领导,先后莅临宝鸡机车检修厂视察工作,对企业生产规模、检修能力、技术储备、发展历史等给予较高评价。
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为宝鸡机车检修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使全厂上下备受鼓舞。
在巩固路内检修市场的同时,宝鸡机车检修厂积极拓展地方铁路市场,先后与江苏铁发、中铁十五局、东乌铁路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路地共赢。
扩能改造后的新厂区,呈现“一区两翼”布局,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共融理念。中心区域为综合办公及职工生活休闲区;左翼为电力机车和电机、电器电子检修区及配件加工中心;右翼为内燃机车和轮对检修区。左右两翼寓意宝鸡机车检修厂张开双臂拥抱市场、启航领跑,迈向新时代。
多年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把“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1985年来,连续37年举办职工运动会,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并多次组织新闻媒体记者和“火车迷”来厂采风、观摩,塑造国铁企业良好形象。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电力机务段、中国铁路牵引动力革命的先行者,宝鸡机车检修厂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检修人才、技术和管理的摇篮,先后涌现出以马麟、李明扬、郑树选等为代表的杰出人物,同时培养了以陶延亭、连继革、董智等为代表的模范先进,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在历任厂领导班子和各级组织的带领下,全厂干部职工上下齐心、顽强拼搏,先后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百佳单位、模范单位,全国铁路文明单位、国铁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公司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经过60多年发展变迁,一代代检修厂人不懈努力,累计检修机型33种,工务集中作业车6种,业务范围覆盖全路18家集团公司、33家地方铁路和厂矿企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的检修厂人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迎接新挑战,奋进新征程,再创“中国电力机车第一段”新辉煌。 (王虎 任伟 王志 赵选团)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