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 这个项目不简单 ” —— 陕建三建集团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病房综合楼项目创优纪实
2021-11-04 14:17:14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陕工网讯 (侯薇)10 月15 -18日,西安市举办了建筑施工领域首届智能建造观摩会。会上 ,9 家观摩工地同台亮相,大放异彩 , 受到了数以千计的业内同行慕名前来参观。在这些观摩工地中,有一家公建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由陕建三建集团四公司承建的 —— 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病房综合楼项目。

  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病房综合楼项目位于西安市雁塔西路 277号。建筑面积 54645.82 平方米,建筑高度 50.85 米,地下三层,地上 13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成后将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一流的住院医疗服务。

  走进该项目,不大的施工现场,却集结了许多当前行业最为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这些智能化技术、设备在这里生根发芽、落地开花,不仅带动了施工生产,还让“交大一附院”项目日益显现出了精品的雏形。在本届观摩会上,就有数百人走进该项目学习“打卡”,当了解到该项目地处闹市,施工场地狭小,地下基坑深达 17 米且特殊功能用房墙厚超过 3 米,在这种情况下,陕建三建四公司项目部依然依靠智慧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取得了提前 40 天主体结构封顶的佳绩时,现场观摩人员直呼“这个项目不简单!”

  施工之前 “ 点一点 ”

  项目广泛应用“BIM 技术”,其中又囊括了设计、质量、节点、劳务、变更等多项内容。施工之前,项目管理人员只需打开手机中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APP,进入 BIM 模块中的“变更”分项点一点,就可以进入施工模型。在这里,工程哪一处有变更,哪一处有质量问题,通过看施工模型就可以一目了然。另外,若要了解变更细节,也只需点开模型对应点位,相关内容会直观呈现,省去了再把所有资料翻一遍的苦楚……

  图纸还可以这样 “ 看 ”

  干工程少不了“看图”,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民工队伍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能耐下性子来看图且看懂图的人少之又少,这就导致施工过程中,干多、干少、干错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避免现场返工,“交大一附院”项目创新引进 MR 技术,利用它实现了平面图纸的立体化呈现。在重要节点施工前,各劳务队作业人员只需带上 MR 眼镜,就可以通过双手对虚拟空间中的建筑模型拉近看、打开看、放大看、变换角度任意的看……这样的做法不仅让看图变得简单有趣,还让劳务工人对自己即将施工的部分看得清清楚楚、了解的明明白白,为下面怎么干、如何干吃下“定心丸”。

  “ 拍一拍 ” 让“ 违章 ” 无所遁形

  在“交大一附院”项目,陕建三建集团四公司还率先将 AI 智能分析人员管理系统、5G 巡检眼镜纳入智慧工地管理内容。其中,前者是在原有监控摄像头基础上创新加入了一个功能性插件,与此同时,摄像头与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后台连接,遇到工人在施工现场未穿反光衣、未戴安全帽、现场抽烟等违章操作,“AI 系统”会自动识别并主动报警,同步抓拍到的照片还可用于公示栏“曝光”,起到关键的震慑和警示作用。

  而 5G 巡检眼镜是直接戴在安全帽上,主要由安全员、质量员佩戴。在现场巡检过程中,当发现施工人员有违规操作时,项目部管理人员只需用头上的眼镜“拍一拍”,就可以在随身携带的手机上调阅到违规个人的相关信息,直接将“违章”落实到人,杜绝包庇、推诿。

  “ 有了它,我的工资不缩水 ”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保障劳务工人权益,项目全面推广“劳务实名制”。走进工地大门,人脸识别系统会第一时间将进入人员信息录入后台,并与智慧平台同步对接存档,每天的上班、缺岗情况也全部“记录在案”。在每次发工资的时候,项目会依据电子考勤进行工资发放,所有款项均经银行专户直达劳务工人手中,避免了过程中的扯皮、缩水等情况发生。另外,在现场监管方面,劳务实名制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它,项目管理中的每一个分项都能精准到人。

  背负式开槽机解放的不只是双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深入应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项目还广泛采用无尘背负式开槽机、电子靠尺、全自动穿线器、全自动钢筋绑扎机、涂料喷涂机等多种新式设备提高工程建造的“智慧”含量。其中,无尘背负式开槽机更是创下了全省首家应用的先河。与传统开槽机相比,无尘背负式开槽机具有功率更大、效率更高、切割效果更好且更环保等多重优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劳务工人只需要背起机器,拿起手中一个带有刀头的杆件就可以对墙面进行轻松切割。由于将开槽机最重的部分由手转移到了后背上,工人的双手得以“减负”,施工效率也大大提升。以往使用传统工具,一个工人一上午最多只可以开 2—3 道条子,而使用新式工具以后,可达到 10—12 道,极大推动了开槽进度。

  另外,利用普通拉尺测量,测量一次大约 5—10 秒,而采用电子靠尺,所有数据一秒搞定。全自动穿线器,穿线、收线均使用电能,操作便捷,减少人力投入的同时也让穿线效率大幅提升……在“交大一附院”项目,各项智慧化应用无处不在,他们不仅推动了项目生产,还让工程品质不断攀升。在近日召开的全市首届智慧建造观摩会上,该项目以标杆身份向全省建筑行业展现了独属于“陕建三建”的卓越风采!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