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土窖之畔,切磋3000年古法酿酒
2020-05-13 13:29:27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5月12日上午9时40分,在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905制酒车间一土窖旁,27岁的制酒工罗伟涛拿着特制钛锨,一锨一锨地忙碌着装甑(把酿酒原料加入蒸馏锅)。

  罗伟涛要想拿高分,不仅要在规定的40分钟左右装完200多锨酒醅(发酵原料),还要产酒量高,酒精度在65度以上。干了7年制酒工,掌握了古老酿酒工艺,他才有幸与同事们PK技艺。

  当天,罗伟涛和29名不同车间的制酒工同台竞技,分组在8个甑桶旁进行第一项竞技,基本功装甑比赛。别看简单的装甑,没有两年功夫,师傅不会把这项工作交给学徒工。原来,古法酿酒需按照轻、松、薄、匀、缓“五字诀”装甑,确保甑桶里酒醅刚冒气(蒸馏酒),便用薄薄一层酒醅原料盖住,不浪费酒,也不能把蒸汽堵住。

  不远处,打花壶比赛正在进行。

  所谓打花壶,即用花包(铝制或者不锈钢)大号酒杯,盛几杯甑桶蒸馏出基酒,倒进同一材质的无手柄大酒壶中。摇匀、倒出,看气泡大小判断酒精度的一项古老技艺。

  调兑好比例,同样27岁的严乐拿起花壶用力摇了几下,贴近耳朵听了听。一手拿稳花壶,一手拿着花包,类似长嘴铜壶茶艺表演,缓缓拉开距离倒酒,花包里酒水上部泛起均匀小泡沫。“豌豆大小,65度!”严乐一边说,一边把花壶递给裁判组,让化验员测量用仪器复核酒度。

  “小严花壶打的好!”即将退休的老师傅冯涛拍手叫好。他说,年纪轻轻,但姿势很规范,度数误差只有0.5度,是制酒工的好苗子。

  有着38年制酒经验的冯涛是小有名气的制酒工。在西凤集团千余名制酒工中,冯涛是唯一可以正反手拿锨,左右手装甑的酿酒高手。经他酿出的酒不仅品质好、产量高,更难能可贵的是年年高产,还培养出一批年轻的骨干。

  同前三届大赛不同的是增加了酒醅研判选项。冯涛说,装甑和打花壶是基本功,酒醅研判才是硬功夫----通过鼻闻判断发酵程度,用手感测水份,给出加水量和温度调整建议。

  每年农历九月九,先秦以来的古法酿酒开始一年一度的立窖(土窖池维修和糊上新泥),随后进入9个月的生产周期。循环续楂发酵是古老的酿造工艺,发酵酒醅蒸馏后,加入原料继续发酵,循环六轮淘汰,依次循环。

  冬如桃花,夏如血,这是流传下了优质酒醅颜色标准。年轻的制酒工要掌握这一要领,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第二届比赛时,冯涛荣获好师傅奖,两个徒弟在打花壶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收获满满。可这届比赛,他的一个关门弟子,因酒醅研判方面的基本功还有欠缺,选拔赛中失利,被挡在了总决赛外。

  不到五个月就要退休了,没能看到徒弟站上最高竞技场难免遗憾,但看到指点过的年轻同事成绩优异,冯涛甚是欣慰:传统制酒工艺后继有人了。

  当天,30名酿酒工参加装甑、酒醅研判和打花壶比赛,三项比赛第一名将授予企业工匠之星称号,前六名都给予一定奖励。

  西凤集团工会主席陈军红说,制酒是小众行业,人才储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面对走出企业更广范围,更宽领域的技能比赛稀缺的现状,只能通过内部技能大赛,才能传承好3000年不间断酿酒工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石,人才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几年来,西凤集团制酒领域的技能人才培养有了一定成绩,为这一古老四大名酒跨越式发展储备了人才。制酒工刘峰荣获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从其他行业转岗的胡建勤师傅成长为高产标兵,农民工王胜利摇身变大牌“酿酒师”......

  本报记者 薛生贵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