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探索者”创新工作室
传承匠心筑梦未来
陕西省汉中市兴汉胜境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汉中指挥部所辖的汉文化博览园项目、汉苑酒店项目是国家文化部重点扶持的文化建设项目,国家旅游局重点推荐项目,陕西省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更是建装公司首次承建的超大型文旅项目。汉中区域项目以汉中享誉世界的汉文化遗存为依托,以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造福区域人民为出发点,“七局建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将其打造为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一体的标杆项目。
顶层设计,创新人才担任“掌舵人”
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意见》为指导,为汉中区域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李宇“探索者”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李宇将创新工作室前移至指挥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针对汉中区域项目进行创新攻关。
李宇“探索者”创新工作室共有成员15人,高级职称1人,平均年龄32岁,文化程度都在本科以上,由指挥部总工程师李宇任组长;由汉文化博览园项目总工程师、汉苑酒店项目土建板块、幕墙板块、内装板块总工程师及设计院汉中分院负责人为副组长;由汉中区域各项目技术骨干人才为组员组成“核心团队”。 团队成员皆具有较强的现场施工经验和创新意识,针对汉中区域项目体量大、技术难度高、质量要求高、造型复杂的特点,小组成员打破传统项目工作模式,采用创新性思维,从技术管理模式、深化设计模式、技术方案的选择,材料加工模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工作,用创新成果为公司装饰项目管理走向高端、打响“七局建装”装饰品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锻炼队伍:做有创新的“螺丝钉”
在项目推进中,为解决外立面仿木纹铝板替代古建筑大量采用木材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难题,他们运用了4D蚀刻仿木纹铝单板幕墙集成技术,不仅解决了外立面铝板仿木纹的观感、纹理和质感的难题,还解决了木材用于室外易变形、易腐蚀、易燃的难题。为保证异形4D蚀刻仿木纹铝板的施工质量,他们成立了QC小组,对施工过程的重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召开“诸葛亮会”,运用头脑风暴法以及“PDCA循环”的原理,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形成的QC成果《提高异形4D仿木纹板安装合格率》荣获了2019年度河南省和陕西省QC成果一等奖、中建股份公司QC成果一等奖和中国建筑业协会QC成果一等奖;形成的工法《仿汉代建筑阁楼檐口异形铝板施工工法》获得2019年度河南省省级工法。
为保证外墙石材达到古建筑石块自然堆砌的效果,石材表面采用自然面石材,企口式安装,上下左右承插;面板安装形式为开放式的难题,为保证石材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变形性能,在石材幕墙骨架外侧增加一层铝板,从而保证了石材幕墙的三项性能。通过工作室成员将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形成的工法《仿古建筑企口开放式石材幕墙施工工法》。他们还将研发过程总结提炼,形成的QC成果《一种不规则多边形下料软件的研发》,高效解决背栓石材准确定位及安装方式的问题,他们充分沟通交流,形成了一项发明专利和四项实用新型专利,并都获得了国家专利局的授权。
为解决仿古建筑室内高大空间复杂造型吊顶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运用三维扫描机器人和BIM技术,将主体结构准确扫描,将吊顶造型准确放线,用BIM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现场实际情况,将吊顶龙骨架及面层材料准确定位,形成单元化、模块化,便于批量下单、下料;使所有龙骨架及面层材料在后场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式施工,有效的降低了材料的损耗,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工期。并将此工艺形成了工法《仿古建筑高大空间铝板藻井造型吊顶装配式施工工法》、《大型仿古建筑扇形GRG彩绘吊顶施工工法》、《仿古建筑弧形铝板檩条吊顶施工工法》。
在室内装修的施工中,为解决壁龛内消防箱暗门开启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大于120度的难题,工作室成员运用创新性思维,研发了《一种可开启180度消防箱暗门的装置》,申报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都获得了国家专利局的受理;工作室成员将研发过程加以总结,形成了QC成果《一种在壁龛内能开启180度消防箱暗门的研制》,该项QC成果先后获得2019年度建装公司和中建七局的一等奖,剑指参加省级QC成果发布会!
为解决室内不同材质的异形仿古壁龛的施工,总结出《超大空间多材质异形仿古壁龛施工工法》,为解决多空间造型交界面的角度及平整度测量难题,他们研制了《一种多功能三角板测量工具》等一系列的小发明、小创造,将创新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提质增效:为项目发展注入“活力素”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室大力推广BIM技术,和公司BIM技术中心沟通合作,除了运用BIM技术解决诸如吊顶标高与安装管道的碰撞、管道的排布等常规应用项;还利用BIM技术攻克了复杂部位可视化交底、材料下单等工作,特别是在19处样板段的施工中,采用BIM技术的VR虚拟展示验证装饰造型的比例关系、空间效果等,为建设单位减少了数千万元的实体样板的费用投入,大大缩短了工期,得到了建设单位和方案设计单位的一致认可。
正是由于他们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不断攻坚克难的勇气,解决了项目施工中遇到的一项项技术难题,使技术创新有力的支撑了项目的施工生产,为装饰项目连续三个月产值超过五千万,单月产值创下4.7亿元历史记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工作室成员仅在汉文化博览园项目上完成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获得省级工法2项,正在编制工法6项。发表知网可查论文25篇。获得国家级QC成果奖2项,省部级QC成果奖5项,局级QC成果奖3项,李宇“探索者”QC小组荣获2019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工作室自创立以来,秉承“创新、创效、科学、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全员参与创新的创新观,以服务项目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管理创效为宗旨,以科技为手段,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创新创效、高效节能的目的。创新工作室的全体人员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助推汉文化博览园项目在“第四届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暨大国装饰70年辉煌成就展”中荣获“百项经典工程”,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添砖增瓦。不断以匠人精神为推进兴汉新区工程建设和汉中市城市发展、把汉中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汉文化传播示范基地,实现由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贡献一份力量。(朱少凯)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