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农历正月初五。寒风刺骨,雾锁“浐灞”。
正当万家团圆共度新春佳节之际,在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西安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建设工地,却有上万名建设者坚守在施工一线,为“三个中心”的建设出力流汗,展现新时代建设者的担当和风采。
连续两个春节都是在工地上过的
早上7:30,中建八局西北公司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项目部的土建工程师、现场管理人员唐楠已戴上安全帽、穿上安全马甲准时站在大家面前,组织召开“安全早会”。2000多名一线施工人员,整齐地站在寒风中,聆听施工安全要求,领受施工任务。
从初一到初五,唐楠和同事每天的工作就是从召开“安全早会”开始的。唐楠告诉记者,由于前期拆迁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整个工期被压缩了一半,从进场施工开始,他们就一直在“追赶超越”,去年春节没有休息,今年仍在工地,想到女朋友家去一下也没有时间。
“工期就是命令,时间就是效率。”不仅唐楠连续两个春节都在工地度过。该项目经理杨玺文说:“我们项目的管理人员和3000多名工人都是在施工岗位上度过春节的!”而“三个中心”,总计有上万人坚守在施工一线,为“大西安”的建设默默地奉献着。
最担心的是工程进度最想的是孙子
来到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主体工程已拔地而起,雄伟地矗立在灞河岸边。走进室内,焊花点点,设备轰鸣,人来人往,一派紧张有序的施工场景。混凝土地面施工已经结束,幕墙、隔离墙、楼梯正在加紧施工,内部装饰刚刚开始。
难啃的硬骨头是楼梯。会议中心室内有24座楼梯,要求在2月15日全部完工,由于室内施工场地有限,楼梯施工时机械设备无法展开,多数工序必须依靠人工来完成。下午15:00,看到楼梯施工进度太慢,项目生产经理王国塞非常着急上火了。他的嗓子有点哑,但还得扯着嗓子对负责支模、搭架子的木工组领工喊:“你们明天必须保证现场有50名木工,进度必须跟上,少一个人也不行!”说完,他又“板着脸”对天津昌泰劳务公司负责人蔡佩华说:“老蔡,我们的设备人员能确保到位,你们今晚要将楼梯所需的材料全部运到位,这是没商量的事!”看到王经理发火,蔡佩华连说“没问题、没问题,今晚就是干到天亮也要保证材料的供应。”
楼梯施工的事安排好了,王国塞又风风火火地到别处“督工”去了。蔡佩华掏出手机开始调兵遣将,趁早安排晚上加班运材料的任务。蔡佩华告诉记者,他与中建八局已经合作好多年了,大家彼此熟悉,有什么难事,项目部也爱找他。今年52岁的老蔡是江苏南通市人,孙子已经3岁了。由于工期紧,他几年都没有回家了。记者问他想不想家人、儿子还是孙子?他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我现在最想的是孙子,最担心的是工程进度!”
记者走时,老蔡自言自语地说:“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让工人吃好钱拿好活才能干好
突然降温,室外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得人缩手缩脚的。“三个中心”现在基本都到了最后的装饰阶段,空中、墙上、地面到处是施工的工人,场面宏大,气氛紧张。室外的人并不多,主要进行地下坑道作业和混凝土地面建设,所以钢筋的用量很大,在寒风中钢筋工高胜利正在切割钢筋,他戴着耳套,厉害的风还是把他的脸吹得一块红一块青的。
“今天真冷!”说话时,他手中的活却没有停。当记者问他春节上班,一天能拿多钱时,他不好意思说,旁边的一名工友插嘴:“每天项目部补助300元,再加上每天的工资210元,老高每天要挣500多元。”高胜利说:“你们木工比我们挣得多,我们还在室外,把人都冻坏了!”据了解,按节日期间相关工资发放的规定,在“三个中心”上班的工人有的每天收入近千元。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晓波说:“作为央企,我们不但要在工程上争创一流,在关爱职工方面也要争当第一。”春节前夕,该公司在“三个项目”召开了“铁军杯”劳动竞赛启动仪式,对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工资发放、工人生活等问题都做了详细安排。谈起这几天的伙食,现场的工人说:“现在,每天每吨都加菜,我们吃得好了,才有劲干活。”
“要让工人吃好把钱拿好,工程才能干好。”项目经理杨玺文说,除夕当天,他们项目部免费为3000多名工人提供了一顿丰富的年夜饭。大年初二,总公司领导专门来项目慰问坚守岗位的职工和农民工。
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过法。这些节日里坚守岗位工人,他们用节日的坚守、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奉献和含税刻在了将来西安的地标性建筑上。
本报记者 阎瑞先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