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华山有个王猛台
2022-12-10 10:25:20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从玉泉院进华山峪一二里路,右手边有一个“王猛台”简介牌。牌子上的内容大致是说从前有一个叫王猛的人曾在华山隐居,后来在峪道东边的山梁上屯过兵。

  在华山工作了二十多年,无数次从“王猛台”简介牌旁走过,始终对王猛台知之甚少,印象模糊。有一年,随众人上山救火,返回时,一位同事指着不远处一片山坡对我说:“那里就是王猛台。听说有十几亩地大小,有点将台、有藏兵洞。上山采药的人曾在那里发现过箭头……”因为时间关系,说完我们就匆匆下山了,此后再没去过。

  最近看《中国古代史》,在东晋十六国前秦部分,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前秦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统一北方?这与苻坚任用汉人士人王猛不无关系。王猛,……,家世寒微,后迁居华阴。”看到这里,我马上便想到了王猛台,并对这个与华山有关的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猛为什么要来华山?为什么要在华山屯兵?他与华山有哪些渊源?……一连串的疑问油然而生。带着强烈的好奇,我开始了寻找答案的旅程。

  (一)隐居华山

  王猛(325-375),字景略,青州北海郡(今山东寿光)人,家世寒微。王猛出生时,适逢东晋“五胡十六国”乱世,东晋朝廷偏安江南,在北方,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割据势力群雄争霸,杀伐频发。为躲避战乱,家人带着幼年王猛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邺城(今河南安阳一带)定居。

  虽处乱世,家亦清贫,王猛却特别喜欢读书。闲暇时,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经、史、集无所不读,尤其喜爱兵书。

  为养家糊口,少年王猛与家人一道编卖畚箕,开始更多地接触社会。耳闻目睹的残酷现实迫使王猛开始思考社会和人生。在智贤的点悟下,加上生活的磨炼,天资聪慧的王猛逐渐成长为一个富有韬略的青年。

  335年,弑君上位的石虎把后赵都城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迁到邺城。在邺城,青年王猛与后赵大臣徐统偶遇,“有知人之鉴”的徐统发现王猛有佐世之才,便邀请王猛一同入朝辅政,并许以“功曹”之职。王猛知道石虎是个暴君,不屑与之为伍,但又不好拒绝徐统的盛情邀请,便偷偷跑到华山隐居。

  雄伟挺拔、顶天立地的华山是关中腹地的要道,也是王猛心仪已久的圣地。在这里,王猛一面搜听来往人群中的种种议论,了解瞬息万变的时局,一面思考济世方略,为他日大展宏图积极储备智慧和力量。

  354年2月,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前秦,驻军灞上(今西安市东)。由于前秦采取坚壁清野的对策,晋军一时难以取胜,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听闻桓温入关,29岁的王猛前往大营求见,想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面对威震天下的名将,衣着寒酸的王猛坦然自若,一边捉身上的虱子一边侃侃而谈。经过交流,桓温被王猛的雄才大略所折服,由衷感叹:“江南哪有这等杰出人物!”

  不久,由于作战失利,加上“粮秣不继”,晋军被迫撤退。临走前,桓温邀请王猛随他一起南下辅佐东晋,并许以“高官督护”。其时,东晋政权被世家大族盘踞,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出身寒微的王猛知道那里没有自己立足之地,于是婉言谢绝。

  (二)苻坚股肱

  有一天,正在华山隐居的王猛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名叫吕婆楼,既是王猛的好友,也是前秦皇族苻坚的心腹。原来是苻坚派吕婆楼来请王猛的。

  苻坚是前秦建立者苻健的侄子,氐族人。349年,后赵主石虎去世,“诸子争权不已”,后赵陷入动乱状态。350年,石虎义子石闵乘机篡取后赵政权自立魏国,“都邺城”。351年,“据有关陇”的后赵大将苻健自称大秦天王,352年改称皇帝,建国号秦,定都长安,史称前秦。

  355年,苻健死,其子苻生继位。苻生残忍酷虐,举国人心惶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苻生的堂弟——龙骧将军苻坚为人宽厚善良,在朝堂内外的威望越来越高。感到苻坚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苻生便密谋除掉苻坚。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得知这一消息,苻坚急忙求计于自己的心腹——前秦大臣吕婆楼。心惊肉跳的吕婆楼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便向苻坚推荐了好友王猛,苻坚遂差吕婆楼速快去请。

  看到王猛,苻坚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自谓如刘玄德之遇诸葛孔明”。在王猛的帮助下,357年,苻坚杀死苻生自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苻坚对王猛倚重日甚,先后委以县令、内史、京兆尹、尚书令、丞相等职。

  359年,王猛由咸阳内史调任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尚未下车,便听说皇戚强德在京城“掠人子女财帛,为百姓患”。强德是苻健妻子强太后的弟弟,无人敢惹,嚣张至极。王猛立即将强德收捕,上报后不等朝廷批复,即依律将其斩杀。等苻坚派人持赦书飞马赶到时,强德早已“陈尸于市”!

  趁此机会,在御史中丞的配合下,王猛一鼓作气,将目无法纪、横行霸道的权贵二十多人全部铲除。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令行禁止。”

  因为政绩卓著,三十六岁那年,王猛连升了五次官,创造了政坛升迁的神话。

  (三)屯兵华山

  367年10月,占据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的苻柳、占据陕城(今河南三门峡西)的苻廋和占据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雍州(今甘肃镇原一带)的秦将举兵造反。四地狼烟并起,对前秦形成包围之势。

  苻柳和苻廋是苻生的同胞兄弟,对于苻坚杀死苻生自立一事,一直怀恨在心。对此,苻坚不仅未加防范,反而将他们分封到各地做官,由此埋下祸根。

  当时,前秦东有前燕(352年,鲜卑慕容氏击灭石闵建立的魏国,改国号燕,仍都邺城,史称前燕。),南有东晋政权,北、西、西南方各有割据势力。群雄环伺,危机四伏。

  为镇压叛乱,368年初,苻坚命王猛率兵东出华阴。当时的计划是:先消灭西线秦、雍叛军,等西线平定后再集中力量一举击杀东线蒲阪、陕城之贼。在此之前,东线按兵不动。

  按照这个思路,王猛遂伏兵于华山峪东边的山梁上,每日苦练不已,为歼灭叛贼积极准备。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王猛台。

  7月,西线战事结束,西征军回师驰援。9月,王猛以计智取蒲阪,斩苻柳。12月,攻下陕城,生擒苻廋。

  (四)魂归华山

  平息叛乱后,王猛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为前秦开疆拓土的大业。

  369年12月,王猛统兵伐燕,一路攻城略地,捷报频传。决战那天,他慷慨激昂地说:“我王景略受国厚恩,兼任内外要职,现与诸君深入贼地,大家要竭力致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答国家。这次如能克敌制胜,受赏拜爵于明君之朝,欢庆痛饮于父母之室,将士们,那该是多么荣耀、多么值得自豪啊!”王猛的话像烈火一样把将士们的热血燃烧起来,“众皆踊跃,破釜弃粮,大呼竞进”,锐不可当。370年,前燕灭亡。

  371年,征服西南方两个割据势力。

  373年,攻占巴蜀、汉中。

  375年,因积劳成疾,王猛一卧不起,享年51岁。其时,前秦已基本统一了北方,“疆域为五胡之最”。

  王猛死后,苻坚悲痛不已,三次临棺祭奠,极其隆重的安葬了王猛并追谥为武侯。前秦百姓痛其英年早逝,“巷哭三日”,哭声震野。

  死后的归宿,王猛没有选择自己的故乡山东,而是华山——这个让他梦想启航的地方。据《华山志》记载:“王猛墓在华阴县西三里。”一代柱臣,长眠华山。

  答案一一找到了,没想到竟是这么励志感人!抽空,我一定要去王猛台上看看。(秦永毅)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