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追忆革命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
2022-08-30 16:49:31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8月23日,天气晴朗,笔者来到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这里老师学生、党员干部、游人等络绎不绝,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是1947年11月22日至1948年3月21日期间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旧址,坐落于榆林市米脂县县城东23公里的杨家沟扶风寨,遗址主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以及“亚洲部”四个大队及中央警备团驻地旧址等。

  “新院”,原是本村开明绅士、陕甘宁边区参议员马醒民的祖宅,于1939年建成。进入院内,一座中西合璧的宏伟建筑展现在眼前,这里便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旧居。旧居内,书桌、地图、笔砚、油灯、锅灶、石磨、石碾、土炕,处处讲述着历史。

  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40余篇文献及80余封电文稿,召开了影响深远的十二月会议,确定了中国革命的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重大决策,向全党发出伟大号召:“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十二月会议旧址离新院不远,是晚清四合院窑洞建筑,正面5孔窑洞及东西两侧的6孔厢窑为叶子龙、汪东兴等同志的办公室及后勤处办公室,整个院落保存完好。

  高级军事会议旧址位于扶风寨最高处的平台,二进院落,入门后正面3孔窑洞,上书“讲堂”二字,东西两侧6孔窑洞对置;二进院落正面是马氏宗祠,为石建结构的无粱式卧窑;进入大厅,是硬山式建筑,前瞻出廊,两侧四孔暗窑,东西两侧4孔厢窑相对,为光裕堂子嗣祭祖的地方。布局合理,配置得体,是陕北地区保存的唯一的一处家族宗祠与讲堂,属晚清建筑。

  杨家沟还保留有任弼时、张闻天等革命家旧居和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东渡黄河动员大会以及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机关医院、新华社等旧址。

  杨家沟的曙光照亮了陕北的沟沟岔岔,照亮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给当地、陕北地区乃至全中国传递了革命的力量。杨家沟是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地,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徐云杰)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