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誓词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惊涛骇浪洗礼中凝练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党员内心深处对党和人民做出的一生承诺。从庄严地举起右拳的那个时刻起,我就把这个承诺融进了自己的骨子里,短短80个字,字字重千钧,我将终生信守。
在记忆里,我对党的认识是从课本上开始的,是从党员的故事入心入脑的。上小学时,就学到许多英模、党员的事迹,再通过宣传画、小人书、收音机、电影里,目睹了刘胡兰、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一个个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在我的心目中竖起了不朽的丰碑。学生时代,我就暗暗地下定决心,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此,我在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1984年10月,我参军入伍去了东北,翌年考入北京一所军校。在军校,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三年的军事历练、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条令条例学习,我的信念更加坚定、心智更加成熟、处事更加稳重。终于在1989年4月,学员队党支部批准了我的请求,吸纳我光荣地加入预备党员的行列,我心里好激动。从此,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言行谨慎,时时、事事、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以军人的作风武装自己,一定要像个党员军人的样子,生怕给党组织抹黑,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入党,学习更加勤奋,训练更加积极,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决不拖组织的后腿,在军校受嘉奖一次。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河北宣化站,从事营房管理工作,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营区绘图、房屋确权、水电设施维修、锅炉大修、营具添置、营区绿化……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不到半年的工夫,工作干得有模有样,得到时任基地营房处处长凌仁双检查工作时的赞扬,时任宣化站后勤处处长杨士才、分管后勤工作的副站长苗建利也给出高度评价,支部成员更是双手赞成我如期转正为中共正式党员。
其实山上营区供水是令人头痛的事,因地下管道年久老化,跑冒水现象时常发生,尤其是冬季管道破裂,天寒地冻,如果是荒郊野外处,抢修更艰难,带人、带工具材料驱车前往,昼夜加班,寝食难安。但是,想想党旗下的铮铮誓言,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1991年5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入渭南基地后勤部勤务营工作,不久该营升级为勤务站,我仍从事营房工作。这个营区地盘更大,营产设施也老化,门窗维修、营具维修、水电暖设施维修、屋面大修,杂七杂八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营区水暖电设施三年大改造期间,从方案制定、图纸绘制、合同起草、施工预决算编制到施工监理协调,大量的具体业务是由我来承担的,风里雨里、酷暑严寒,跟班作业,经常加班加点,生活不规律。累是累了些,但重温入党誓词,深感这些就是自己分内之事,职责所在。重要的是收获满满,改造效果相当不错,勤务站连年被基地后勤部评为“营产管理先进单位”,2000年又被总装备部评为“房地产正规化管理先进单位”,我个人也连年受嘉奖,1995年荣立了三等功。
后来勤务站搬迁华县,我晋升为后勤处副处长,业务面变宽,重任在肩,迎接着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再后来,汽车教导队缺人,组织上又把我抽调到该队负责后勤工作,承担着更多人的勤务保障任务。
回想起来,在部队20多年,我就像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无论在哪里,我心里始终有誓词“压底儿”、有豪迈的底气,所有的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
2005年,我告别军旅,自主择业回到西安,断断续续干过各种工作,但没找到称心的差事。适逢2009年,西安市总工会招聘组织员,经过笔试、面试、体检、培训,我有幸加入到工会的行列,成为职工的“娘家人”。然而,工会工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也有酸甜苦辣、有本难念的经。初干工会阻力大,遇到个别企业拒绝建会、几家企业集体协商谈不拢难以收场、街道申报困难救助的职工较多难以核实等许多难题。工作的烦恼,一度使我想打退堂鼓,是誓言支撑,让我鼓起了勇气,硬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经过与同事探讨交流和自我反思,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和对策,便迎刃而解。历经风雨,我在工会一干就是十二年,并迷恋上了这一行。
12年里,我在刊物发表业务论文、通讯68篇,策划编印工会宣传册36期、幻灯片28部,2011年被评为莲湖区“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 2014年荣获“陕西省‘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个人”,参加各类报刊征文大赛多次获奖,多次被评为莲湖区及西安市优秀工会组织员…… 12年里,我所在的街道工会慰问困难职工906人次、精准帮扶特困职工58户脱困、金秋助学64人次、“送清凉”2064人次,发钱发物高达127万元;组织职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4681人次;组建工会721家,发展会员8662人;创建样板工会、星级工会、示范基层工会40家;创建工会爱心驿站点7个,服务户外职工3万人次, 2013年和2017年分别被评为市“六好”和省示范街道工会……
我心感念:脱下军装换新岗,服务职工续华章;不忘初心抒壮志,牢记使命干实事;百折不挠向前行,只缘誓词在心中;待到春风传佳讯,一路高歌颂党恩。(作者单位:西安市莲湖区北关街道总工会)
责任编辑: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