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峰
春天来了,大地回暖,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看到漫山遍野、滨河两岸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景致,令人目不暇接,神心陶醉,大自然的美丽给人们呈现出无限的魅力。又勾起了我们在乡村剜小蒜、摘野菜、掰香椿的情景。
香椿是人们普遍青睐的美味食品,在成千上万的野味中香椿以其独特的品质,给人以鲜美的享受,溢香扑鼻,脆嫩可口,沁人肺腑,堪称山珍。香椿,有红香椿和绿香椿之分,红香椿芽,叶子呈红色,香味浓郁,含油脂高。绿香椿叶子绿色,香味稍淡。香椿树原生于中国,广泛分布在大江南北各省区。不论山区、平原都可以看到枝繁叶茂的香椿树,许多家庭房前屋后也有栽植,喻意“春”的常伴,也为了食之方便。在北方,每年清明过后,一颗颗健壮的椿树露出红色的嫩芽,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芽儿红,叶儿新,枝儿翘,露儿滴,叶厚芽肥,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闪着淡淡的油光,饱含深情地展现在人们的视觉之中,似玛瑙翡翠般秀美,令人眼前一亮,使春天的唯美别有一番意境。随风而拂,一股馥香便弥散开来,那种殊滋异味,让人贪谗不禁,垂涎欲滴,这就是春天的韵味。
椿芽是一种美味佳肴,有不同的做法和吃法。拌、腌、炸、炒各有所爱,最通常的是香椿芽炒鸡蛋,味道美极了。除此之外,还有香椿拌面、香椿拌豆腐、虾皮拌香椿、舂香椿、辣香椿等。无论怎么做,总能品味到其独特的香气,即使乡村野蔬,粗茶淡饭,吃起来也颇有滋味,每一道有香椿的菜,都馥郁芬芳,浓香四溢,气息迷人,令人陶醉。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其性平,味苦、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天然挥发性的芳香类物质,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美容养颜的功效。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够延缓衰老,可以让人体保持一种比较年轻的状态。香椿是一种清热利湿、利尿解毒的特色食材,又能预防肠炎及泌尿感染。但是,香椿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须适量,应以开水焯后食用,以降低草酸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香椿对于身体阴虚燥热的人来说是禁忌,使用后会加重肝火,有眼部并发症的人群最好别吃。也不宜和菜花、牛奶、黄瓜等同食。
香椿芽刚刚上市的时候,人们急不可待地品鲜,一斤香椿卖到几十、一百块,成了城里人争相竞购的抢手货,待到大量的香椿上市,就会成为大众食品,进入普通百姓的菜篮子。翻阅史籍,香椿早在汉代就被我们祖先食用,明清时期作为贡品列入宫廷御膳。如今,在各大酒店和大小饭馆,香椿已成为宴会餐桌上颇具特色的招牌菜,吸引着众多的顾客前来光顾。
香椿树总是把自己初生的、细嫩的枝叶捧上了餐桌,毅然践行了殉身的担当,一茬又一茬,直到嫩枝成干,不能再食,才默默无声地抚平伤口,奋发成长,努力向上,寄美好的希望和更大的奉献于来年。春天,它把一缕缕清香奉献给人们;夏天,它把一片清凉分享给大家;秋天,它又把一幅美景展现在眼前;冬天,它傲雪凌霜,给人坚韧不屈的力量。长年累月无所求,一树芳华永留香。香椿树的生长环境极其普通而朴素,不需要土壤有多么肥沃,用不着人为地精耕细作和百般呵护,甚至也无需浇水施肥。它在严冬霜雪中蕴藏生机,在春光雨露时焕发活力,犹如春天的使者,总把自己最美好的、最有滋味的东西奉献给人们,让你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爱意。
小时候由于对香椿情有独钟,加之喜欢爬高沿低,趁大人在地里干活,独自跑到地头涧边,攀上了一个丈余高的香椿树去掰香椿,不料一脚踩空,从树上掉了下来,摔得不轻,疼痛难忍。大人急忙背回家中,又是送鬼叫魂,又是让喝小孩尿液,折腾了半天,好在没有伤筋动骨,很快恢复了正常。却在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多年来,每到山区游玩或郊外散步,看到香椿总是喜出望外,情不自已,总要採一点回家。如今家门口的香椿已经长成大树,每年吃香椿那是近水楼台,举手可得,香椿便成了家常菜,把焯过的香椿放进冰箱,冷冻保存,常年享用,四季有“椿”。
秀食可餐的香椿芽,她在大饱老百姓口福的同时,也飘香了不少诗情画意。许多文人墨客吟诵香椿的诗句,为我们传承美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唐代诗人牟融在《送徐浩》诗中就有“千里好山青入楚,几家深树碧藏楼。知君此去情偏切,掌上椿萱雪满头”脍炙人口的佳句,被人们世代相传。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在《溪童》诗里写下了“溪童相对采椿芽,指拟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的名作,寥寥数语,把儿童们春天在溪水边采摘香椿的欢乐情景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引人入胜。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赞道:“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近代名人康有为在品尝香椿后,欣然赋诗《咏香椿》:“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把香椿的叶嫩芽肥味香刻画得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春天里,桃花、梨花、杏花,争奇吐艳,给大自然带来的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而香椿树天赋的异禀,何止捐枝赠叶的纾困,更具有与世无争的谦逊,朴实无华,从不与它们争艳,给人们带来的是缕缕清香和丝丝深情,成为人们舌尖上的佳肴,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民谚曰:“三月八,吃椿芽”作为报春树,香椿走在了所有菜蔬的前列,让寂寞一冬的牙齿终于领略到春的气息。“雨前椿芽嫩无丝”,谷雨前夕,正是吃椿芽的时候。头茬香椿香气浓郁,香味悠远,吃过椿芽做的菜肴,其香气充盈于唇舌之间,令人口舌生津,颊齿生香。这种无与伦比的美味,仿佛是品尝春天的味道。正如姚东海先生描写的:“栉沐着绿野的风云,浸润了红尘的烟火,香椿显然深得春之主色调的精髓,贯通了春光主旋律的要义,内化为碧血赤心,外化作流丹浮翠——香椿树,以骨感得近似槁暴的形态孕育了活色生香的仙姿,用兼容并蓄的胸怀释放出与春俱进的合韵——枝芽乍发,便清丽了季节,津香了舌尖,晕染了心瓣。”眼前,红彤彤香椿芽正在欲开还闭,含羞带怯地冒出树尖,它鲜嫩而单纯,让人欲摘不忍,却又难敌诱惑,然而它毕竟是千百年来大自然留下来的恩物,是人们情有惟牵的绝佳美味,也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故土情缘,又怎么能轻易错过?说到这里,似乎已经闻到她的香味,也流下了贪谗的口水……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