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创刊70周年征文 | 爱上陕工报的理由
2020-10-28 13:26:59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孙养利

  2 0 0 9 年,西安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组织员,我有幸考中,被分配到莲湖区北关街道总工会工作。

  在街道总工会,我看到许多“工”字号刊物,《工人日报》《陕西工人报》《劳动者报》《中国工会财会》《中国工运》《陕西工运》《西安工运》等,各刊有各刊的风格特色,其中,最让我喜欢的是陕工报。

  爱上陕工报大约有三个理由:

  一是陕工报适合我的“口味”。我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遇到美文美图就会多看几眼,特别喜欢的图文,我会收藏下来,虽然我没有什么较高的鉴赏能力,但见得多了自然认知会变宽广,对一些文章、图片多少能看出点儿名堂、悟出点儿门道,至今我已剪辑了两本厚厚的“美文集”和“美图集”,盘点了下,还是陕工报的墨迹碎片唱主角。

  作为精神食粮,陕工报能激发我的“食欲”,她像一口大染缸,把职工生活渲染得五彩斑斓,她又像一块调色板,把工会业务调剂的有滋有味。我就喜欢陕工报的这种“味儿”接地气、有活力。实事求是讲,国报大报政策性强、理论高深,国内国际、天南海北涉猎范围广,窃以为更适合上级工会决策、参考、借鉴,对基层工会似乎“口味儿有些重”,这种刊物一般图片稀少,大版面的文字,看多了会视觉疲劳;市级以下刊物,层面有限、投入有限,虽然也不错,但说不上来那个味儿有哪点儿不得劲儿,总觉得欠点儿“火候”,还就陕工报品味适中,对我的“胃口”。

  二是陕工报的专业性、指导性强。“三句不离本行”,说实话,我爱上陕工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与工会工作息息相关。我从一个工会“门外汉”,到今天的工会业务骨干轻车熟路,是陕工报的大功劳。当初,我业务生疏时,陕工报对我帮助很大,当遇到棘手的业务一筹莫展时,我就浏览陕工报,借鉴兄弟工会的经验做法,开阔思路,启迪智慧;当想讲本级工会故事不知从何入手时,看看陕工报,茅塞顿开……每天浏览陕工报,已成为我生活的习惯,她早已成为我工作的好帮手。

  三是陕工报版面内容很活。七十年砥砺前行,陕工报风霜雪雨搏激流,逐渐成熟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一“活”激起千层浪,报纸不仅图文并茂,视觉效果好,而且大多标题都很新颖,故事活灵活现,注重让事实说话,避免主观臆断,抹去了材料堆砌的死板和人物杜撰的生硬,板块图片会“说话”,动感强;排版灵活,艺术感强;稿件筛选编排考究,避免了行业类别、层次案例的重复或相似;不断推陈出新,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三版的“工运纵横”和“一线新闻”栏目与基层工会联系非常密切,我很喜欢,偶尔也发表下自己的见解,传播身边职工的声音、讲讲他们鲜活的故事,在陕工报的感召下,把我们的工会工作做得出彩出色。

  在陕工报创刊七十周年之际,回顾我与工会工作,与陕工报的点点滴滴,收获颇丰,希望陕工报越办越好,越来越贴近职工生活。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