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坐火车
2020-07-28 21:12:12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作者简介】

  王全峰,1957年5月生,陕西省富平县人,出身农民家庭,在职研究生学历,曾担任过农村生产队干部、大队干部、公社干部,历任县政府秘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审计局副局长,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农工部长、县经贸局长、县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处)等,曾任陕西省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常务理事。受聘富平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富平县建材家居商会名誉会长。曾在中省市刊物发表文章近百篇,编著《嬗变中的思考》、出版《一名乡党委书记的工作感悟》(西北大学出版社)等。

  小时候家里来了个父亲的朋友。他说,老母亲八十多岁还未曾见过火车,她对儿子说:能带她去看一回火车,就心满意足了。而我们幸运多了,村子附近就有火车站,小时候经常听到火车的笛声,看到长长的火车经过。那时候对火车充满了好奇和神秘,对火车司机更是羡慕不已。孩子们放羊割草有时跑到铁路旁边去欣赏火车的气势和力量。远方的亲戚来了,就喜欢能吃到从火车上买的饼干,因为这东西只有坐火车时才能买到。绿钢皮客车都是定时经过,地里干活的大人们,看到票车下来了,就知道该回家做午饭了。

  第一次坐火车,还是七十年代高中毕业后在村上当干部时,村支部安排去省城办公事,决定坐火车前往。附近的火车站是个小站,候车室很简陋,乘客也不多,到省城两元车费。买好车票就进入站台等候,几分钟后,望见列车像一条巨龙,以雷霆万钧的气势由远及近呼啸而来,大地也跟着一起震动。黑色的蒸气机头,迎面一个很大的头像——毛泽东号,心情非常激动。待列车停稳,手持硬纸车票,排队等候上车,列车员逐个剪票,跨上几个台阶进入车厢,寻找空位落坐。那个时候火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车上乘客较多,有时很难找到空位,只好站着。有些乘客干脆在走道地板上席地而坐,大包小袋地随处放置,使走道通行极不方便。

  那一年,去耀北瑶曲结算大队建筑队工程款,乘坐梅(家坪)七(里铺)线火车。当时,梅七线建成不久,临时通客车,全是闷礶子车厢,加装简易坐位,加之全线坡度较大,情况复杂,沿途几十个隧道,火车行驶非常吃力,经常看见货车使用双车头牵引。因此,发车有点,并不保证准时到达。听人说,司机遇见熟人都可以停下车来,因而,临时停车也很正常。遇到情况紧急刹车,闪得乘客前扑后撞,东西散落一地。一个正在吃水果的乘客因列车紧急制动摔倒,爬在地板上,西红柿抹了一脸。闷罐子车厢,车门始终开着也透光不好,经过隧道时,全车一片漆黑,就有人趁机摸吃旁边人蓝子的水果。中途有些站点停车,根本没有站台,山里人柳拐子多,个子又低,上下车困难,必须上拽下推,否则无法上车。回来时,为了省钱,顺便搭乘了一运煤列车,坐在碳堆上,兜风览景,甚是惬意。可是,火车一进隧道,浓烟呛得喘不过气来,有些令人窒息的感觉。下了车满脸碳灰,成了下矿井的“煤黑子"。

  八十年代,在公社工作,经常到县上开会办事,虽然也有汽车,但还是坐火车更为方便,费用低,又准时。因而,坐火车的机会多了,成了司空见惯的事。后来去河北廊坊上成人高校,每年只少坐四趟火车,单程一千多公里,二十多个小时,每次都为车票的事发愁。始发站和售票点都在省城,要么提前专程去买,要么提前托熟人代买,劳神费事,很是麻烦,能买到硬坐票就算不错了。至于卧铺,不仅难买,而且嫌贵,对于低工资的年轻人来说那是奢望。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田野山川从窗前闪过,远处的农庄升起的渺渺炊烟,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但到了晚上,伴随着"哐当哐当......哐当哐当......"的节奏声,瞌睡打盹,昏头晕脑,东倒西歪,坐卧不安。尤其是半夜之后,睡意更浓,实在难熬。于是就拿出提前准备的塑料纸,蜷缩于坐位之下。冷天还可以,热天周围的脚臭气味令人作呕。那年放暑假前夕,爱人借我们假期来北京参观旅游,为了省钱,我们住在一个学校利用假期临时寄宿的老师宿舍,每晚6元,比旅馆便宜多了(一般旅馆30元左右)。那天,我们订好了第二天的“一日游”团票,这是最后一天的参观,计划回来就返程,因而抓紧去火车售票处预购返程票。可是,来到售票处,大吃一惊,整个大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十几个窗口的购票长队曲里拐弯扭在一起,分不清那个队是哪个窗口。于是先找准售票窗口,再顺着"长龙“去找尾巴,排了几个小时,还未到窗口,显示票已售磬。第二天再来买吧,又订了"一日游",没有时间。爱人晕车,又是长途,没有坐位根本受不了,一脸沮丧回到住宿学校。是站队买票还是随团旅游,进入“两难”之中。怎么办?突然灵机一动,终于想出一个两不误的主意。于是,与学校工作的一个年青人商量,请他帮忙代购车票,答应给10元辛苦费。那年青很是乐意,第二天凌晨两点就去排队,当我们结束一日游晚上回到学校时,他把买好的车票送了过来,心里一块石头落地,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乘坐火车,列车员中途都要查验车票。曾经听说有人坐火不买票,有一套逃票的经验,但如果查出来那是很尴尬的事。在一次火车旅程中,有位逃票者却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一个农村青年因为没有买票,被查了出来,要求补票罚款,任凭列车员如何开导,他始终拿定老主意——反正没有钱。实在没辙,乘警带他去了广播室,让他在广播上作检讨。谁知这货是个才子,开口便道:"人民火车人民坐,人民没钱上广播,只有一身破烂衣,若能抵钱我就脱........“还不知道后边会出啥洋相,列车员赶快把广播关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高铁的飞速发展,网络优势充分显现,不仅显著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而且带动了沿线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高铁运营总里程位居全球前茅,创新技术在世界独领风骚。智能控制,安全正点,环境舒适,快捷方便。高铁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选择。过去坐火车通宵达旦,疲惫不堪,出行是一种煎熬。如今,再也不用排长队了,网上订票,自助选号,乘火车实乃一种享受,快速平稳、清静优雅,在谈笑中准时到达。“千里江陵一日还”已经变为现实。真是:巨龙飞驰遍神州,广袤山河皆通途,万里出行谈笑间,旅客乐享逍遥游。在我们感慨高铁时代的同时,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