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秋思
2014-10-13 09:33:52来源: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2
  文//邢建海
  难耐的酷暑过后,秋凉到了。
  说到“秋季”,对于自然来说是富丽而丰饶的,然,进入人生的秋季,除了少数人感到满足以外,给予大多数人的仿佛永远是追思、慨叹或“望梅止渴”。人生果实累累的秋季,实在难及,此时,就一定需要有一种至心的淡定去静观沉思。
  是啊,秋季是不同于其它季节的,秋野的辉煌、富丽;秋水的宁静、凝重;就连这秋季的天空透窗望去,也能感到比其它季节明丽高爽。其实,现在关中的秋、春季,只是季节的滑点,一不留神就滑落过去。今天雨过天晴,凝视着如此明丽高爽的天空,涌现出异样的感受。自己这么多年似乎总是忙碌奔波、疲于生计,竟没有像现在这样专心、安适、平心静气地抬头去看看这悦目的秋季的天空。
  我的视线又不由自主地从天空移到了书房里,书架上各种古今中外的书籍可谓琳琅满目,却没有时间去通读。屈指数一数,从算得上写作开始,我已跌跌撞撞闯过十多个年头了,但静心想一想,大多时间里出于追逐潮流、混于世俗,漫无目的、机械式地写东写西,渐渐地我对这种不痛不痒的写作方式感到困顿,甚至疑惑。从那时起,不知多少次我不厌其烦地审视着自己: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写作究竟能带来什么?为吃穿,那原先的工作并不发愁;贪图名气,这一阶段已经过去;发财致富,若通过写作太过于“心”苦,往往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而此时,仰望这高洁明朗的秋季的天空,虔诚地渴望得到终极答案。而这一次分明有一种祥音“袅袅”从天际的深处传来,予以提示:佛陀传道时曾把佛法比作宝筏,他说,“乘了宝筏离开苦海到了彼岸以后,宝筏就没有用了,如果舍不得丢掉只能背着它向前走,就变成了负担。”对呀,人生不能承受之重的往往不是负重,而是负担!人生数不清的福祉,恰恰与克制了种种诱惑与欲望有关,经不起诱惑,会成为负担的起因,甚或变为灾祸的根源。是啊,就像哲人康德所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高悬头顶的星空;一是深藏心底的德操!”此时,我的目光又落在落满斑驳陆离树影的楼前空地上,几位古稀老人在这正午的树下随意地闲聊着,另一边一位坐在藤椅上,头发雪白、手拿放大镜的长者,正在读一本很厚的书,间隙还不时抬眼望望高大的树干和天空。噢,我忽然感到,如此司空见惯的氛围,此时竟是那么的祥和、安逸、知足又富有意味,似乎只有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年龄,这样的境遇中,人才能真正地明了。
  此时我想,实不该再盲目、世俗地写些什么,无论是催得紧的“讨稿”,还是图虚荣的应笔之作,任思绪在有我与忘我的世界里无拘无束地流淌……
  潜心地想一想,自然的秋季与人生的秋季毕竟是两码事,可我依然满怀希望,豪情万丈。此时此刻,我郑重地告诫自己:你不应成为“俗人”,应秉持志向,坚信在凡人的圣境里,只要“静观、涌思、心定、慎行”并坚持不懈,就一定有“立”的结果。
  看吧,今天秋季的天空格外明洁而高朗;听见了吗,远方圣贤的召唤清晰而洪亮,还有什么心结不能打开,令你如此仓促、疲惫而不能忍耐一下。再沉静一些,积蓄而笃行呐!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