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教稼台漫笔
2013-07-01 00:58:17来源:
分享到:
  字体:【
 文/郝文昌
    东西两边都是很高的土梁,教稼台就坐落在这块凹地中的武功镇东面。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垂柳和塔郁郁青青。砖铺的道路两侧,紫色的马兰花开得泼泼洒洒。迎面是一尊后稷的石像,左臂抱着硕大的麦穗,右手持一柄石制的镢头,巍然独坐。石像后是一尊青砖砌成的高台,台中央刻着“教稼台”三个大字。台中心以四面开设的窑洞相连,洞内墙面上镶嵌着许多前贤颂扬后稷丰功伟绩的碑刻,书法或古朴凝重,或潇洒奔放。登上台顶,东瞰漆水,西眺稷山,正值小麦扬花季节,满眼翠色鲜浓欲滴。
    这就是传说中后稷教人们务农的地方。后稷,名弃,传说他从小就从事农业劳动,很会种庄稼,尧时被举为管农事的稷官,后封于邰,号称后稷。他在解决民食、识别和推广优良品种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古代被祀为仅次于神农氏的农神。
    在那蒙昧的世纪里,人类为了生存走过了漫长艰辛的道路。从刀耕火种到培育优良品种,从血腥与粗陋到精美的肴馔,神农与后稷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他们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距离教稼台南十余里的农科城杨陵,就有许多当代的后稷们在辛勤地耕耘,播撒着科学知识的种子。
    今天,当我们食不厌精地过着红火日子,有谁还能记得那远古的后稷呢?每当我看见酒宴上那浪费的粮食菜肴,那板结的泛着碱花的土地,还有那大片森林被砍伐殆尽光秃秃的荒山,我的心总在隐隐作痛。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被迫承受着大自然的报复。如何同大自然保持永久和谐,以挽回人类作为宇宙精华万物灵长的尊严,成为极迫切的现实问题。
    当你厌倦于城市的灰色与烟尘,就到田野里走走吧!虽然阳光炙烤着你的脸庞,枝叶锯齿形的边缘会割伤你的肌肤,可是看看那些枝叶婆娑的庄稼:它们那修长或肥硕的碧叶;那透着别样芬芳的各色花朵,或花团锦簇如流苏样,或如缨,如盘,在阳光里争奇斗妍;那丰润饱满的籽粒,像母亲的乳房那般温存而富足。就连丰收之后荒凉的土地,也有一股醉人的气息。冥冥之中,或许神农与后稷的神灵正默默注视着这广袤的土地,他们的脸上是否会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