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迎春花开
2011-04-11 02:41:07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冬末一天下午,沿西后地街道向北漫步,走到朱雀桥头,不由向朱雀门仰望,古城墙像饱经沧桑的老人,安祥稳坐,城门洞仿佛他深邃睿智、炯炯有神的眼睛,用特有的慈祥,注视着南来北往的车辆和行人。走过桥中间,我一下子被城门洞东西两侧的片片金黄所吸引,放眼望去,这些金黄高低参差,疏密有致,煞是好看,使人感到温馨。
    金黄在乍暖还寒的冬末很是惹眼,它们紧贴环城公园人行道铁门内侧高约两米的护坡。西边的护坡长约30多米,呈外凸形直角状,中间相接处有两米的空间,这样就使铁门内和城墙下沿护城河岸边,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广场。东边的小广场护坡呈直线,大约40米左右,这金黄是护坡上盛开的迎春花。它使城门洞两侧春意盎然。
    迎春花枝条密密匝匝,花瓣密密麻麻,绽开一串串、一片片金灿灿、光闪闪的花蕾。远远望去,犹如阿娜多姿的唐仕女,把一袭皇宫的幕幔从古老的城墙上抛下,倒使太阳有点儿羞羞答答起来。我的心湖被这金黄的色彩荡出一圈圈涟漪,不由自主,向这最早报春的“使者”走去。
    来到花前,我心温暖如春,便默不作声向它致以真挚敬意。继而伸出双手轻轻捧起细长的枝条,用鼻孔嗅了起来,花并无沁香,只有涩涩的气息,好像是枝条的青皮味道。每朵花有六个小花瓣参叠组成,花瓣似米粒,花朵如喇叭,在香头般的花托上绽开,黄似溜金,薄如蝉羽,给人以只可眼看,不可手摸,一不小心就会“香消玉殒”的示意。
    望着这片金黄,就不由想起儿时故乡小山村的崖边、山坡、沟渠的土坎、窑洞的顶端、羊肠小道两旁、石头缝里都长有指条细而成拱形的迎春花,一簇簇相拥,一簇簇相扶,一簇簇相望,默默祝福,默默鼓励,企盼春雷滚滚,春雨霏霏,春燕叽叽,桃花杏花浓浓……而最先发现迎春花绽放的,大多是在村头或崖畔玩耍的孩子们。当听到有谁一声“迎春花开了”的惊呼,大伙便欢呼着,跳跃着,追逐着,效仿着,毫不怜惜地折下迎春花枝条,按自己头的大小,做成“帽圈”,犹如美猴王齐天大圣的“金箍咒”,自个给自个戴上,显得神气十足,这是村头路边一幅惟妙惟肖的“水墨画”。
    迎春花,和其他艳丽名贵花卉相比,实在是百花园里的平凡一族,可就是这不嫌土坡崖边、荒滩石缝的小精灵,不畏严冬,不惧风雪,更不向冰冻屈服,在数九寒天,经过日日夜夜的精心孕育,以满腔热情,捷足先登,花先于叶而迎雪傲霜,绽开花蕾,把万物苏醒、春回大地的讯息传递,大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风度,享有“迎春花”美誉,可谓名副其实。叶子,能入药,可治肿毒恶疮。
    慢悠悠西去的太阳的余辉,带着微微冷意在眼前掠过,朱雀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迎春花依然笑寒风。这也许正是它比未经过风雨和严寒考验的娇嫩花卉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更敢于“敢为人先”迎春、报春,“特行独立”的性格吧。
    春天既是一个常新的老故事,又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返老还童。而正是小小迎春花,以弱小的英姿,彰显着“又一春”里生命的无比尊贵。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