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町田香
如果说“远古时空”只是描述人们对古往昔事的文字表现,那么,日本庭园则为人们提供了追忆古往昔事、回味历史生活的空间氛围。
在现代社会,无论何时何地,日本庭园永远是人们感受远古时空氛围的代表之作。寂静中碧波荡漾的水池、洁白清静的沙子、将闹市远远隔开的深绿色青松、充满神秘宗教色彩的巨石……眼前的一切,会使你有一种真切的被历史包围的感觉。寂静中,你似乎觉得它已经脱离了古人的世俗生活。事实上,追溯日本庭园历史,它不仅仅具有观赏价值,也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但是今天当我们观赏日本庭院的时候已经很难看到这种特点。
还是让我们看看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的日本大臣家族庭园内的生活吧。在位于京都古代王府西北位置的近卫家族官邸中,庭园水池中央搭建起了一张长方形的台面,傍晚时分,常常摆上丰富的美味佳肴,场面如同水上宴会,家臣们带上各种假面具,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供主人和孩子们享受晚餐的快乐。也许日本庭园给你的印象是清静、严肃,甚至有些单调、苦涩,但是,假如在庭园之中设置一张这种长方形台面,仿佛画龙点睛般的,一阵生活气息则会扑面而来。
在日本庭园中,有很多景观是日本和歌诗集中咏唱过的名胜,比如在位于东京的“六义园”中,源于和歌诗集中的名胜随处可见。但是也有些主人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景观融入庭园艺术中。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大臣家族庭园中,他们往往将自己在各地赴任或旅行途中看到的景色创建在自家的庭园中,有些甚至将中国的西湖美景等大胆地融入在自己的庭园建设中。“小石川后乐园”就是这种庭园的先驱之作,在这个庭园中,除了木曾路、京都的景色外,更有中国的名胜景致,游览其中,宛如享受了一次丰富的旅行。
在日本历史上,将和歌诗集中的景致引入庭园之中,比起朝廷大臣,似乎是皇家贵族的特权。位于京都的“桂漓宫”是江户时代初期庭园的杰出代表作品,主人八条宫智仁亲王将在旅行途中造访过的丹后国(京都北部)地区的“若狭之浦”、“天桥立”等风景巧妙地融入庭园风景之中,而“天桥立”从平安时代(公元794年—1192年)起就在和歌诗集中经久咏唱,曾被有“和歌之圣”称呼的细川幽斎赞赏叫绝,缘故颇深。因此,位于桂漓宫松琴亭前的“天桥立”,不仅具有展示古代时空的借景之意,更能让主人智仁亲王在体会旅途风景的同时,回味对古人的那种思念之情。
一些名胜景致在和歌诗集中被赞美,在庭院中被艺术浓缩,或者在史集资料中被记载,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并非所有的景致都能够完整的保存、记录下来,人们只有通过日本庭园去了解更多的古代名胜、和歌诗集的内容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庭园提供了连接现代与古代的重要史料。
在日本平安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庭园艺术中,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天桥立”这样的自然景致。例如平安时代初期的贵族圆融,他在自己家的六条河原院的庭园中,就成功再现了陆奥地区(日本东北部)的盐场景致。据说,他命人每月从沿海将海水运送到庭园内,再现晾晒、制盐风景,以此享受制盐的乐趣。
而江户时代皇家庭园中的制盐场景,则让主人在享受制盐乐趣的同时,增添几分回味,从而体验古人追求古朴生活的意境。明正天皇晚年时,在明正院附近庭园的池中岛上,专门建造了制盐用的房子,还在制盐的锅炉旁燃烧海草,让空气中飘荡起盐场特有的烟雾及气味,并在周围采用海边熔岩建造模拟海岸,散落着贝壳、海草,晾晒渔网、海带,以此再现、演绎古代制盐景色。作为皇上,不可能整日外出,在这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中,庭园巧妙地演绎出过往昔事,满足了皇上回味生活、追忆古人的愿望。
如果我拥有一个很大的庭园,也会沿用平安时代圆融家族的六条河原院和江户时代明正院的庭院艺术特点,再现制盐场景,浓缩“天桥立”景致,那将是一个多么绝妙的事情啊!在现代社会,日本庭园是我们亲近自然、回味历史的珍贵空间。其实,江户时代的人们跟我们具有同样的心境,他们回味平安时代的庭园艺术,并将此景融入当时的庭院构造当中,流传至今。所以,日本庭园是将和歌诗集中描述的名胜景致、古人生活风貌等美妙演绎的历史风景画卷。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