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弘扬“三个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2025-11-17 08:59:38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劳动创造历史,精神引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三个精神”既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劳动者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根本遵循。深入理解其时代内涵、把握其内在联系、践行其实践要求,对于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领悟“三个精神”的时代底蕴和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劳模精神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2014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座谈时第一次提出劳动精神;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工匠精神。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即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广大劳动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彰显了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地位。

二、准确把握“三个精神”的内在逻辑和辩证统一。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共同形成了激励人民奋斗前行的精神动力。

劳动精神是根基与源泉。它确立了对待劳动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无论是劳模还是工匠,其主要成就都源于辛勤、诚实、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劳模精神是标杆与引领。它是劳动精神的升华和集中体现,代表着劳动群体中的先进方向和崇高境界。劳模是践行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劳模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激励着广大劳动者见贤思齐,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工匠精神是品质与境界。它侧重于在劳动过程中所秉持的专业态度和极致追求,是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在专业领域、技术层面的深化和体现,工匠精神确保了劳动成果的高质量和高标准。

概括来说,劳动精神回答了“为何劳动、以何态度对待劳动”的问题,是普遍要求;劳模精神树立了“向谁学习、达到何种高度”的问题,是崇高追求;工匠精神则明确了“如何劳动、达到何种标准”的方法,是实践路径。“三个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激励着全体劳动者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三、全面践行“三个精神”的有效途径和自觉行动。

大力弘扬“三个精神”,关键在行动,成效看实践。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让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

深化思想认识,筑牢信仰之基。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三个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弘扬“三个精神”,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中。广大职工要学习劳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要秉持工匠“十年磨一剑”的专注与执着,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精益求精,争当本领域的行家里手。

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奋斗合力。要积极宣传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形成尊重劳模、关爱工匠、崇尚实干的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带动更多人投身到火热的生产和创新实践中去。

党员带头示范,发挥先锋作用。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三个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在技术攻关前沿勇挑重担,在服务群众一线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以“三个精神”为引领,把崇敬转化为行动,把热爱融入岗位,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让每一份努力都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坚实支撑。(张朝惟  张蕾  胡锦如)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