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天宫烧烤”见证中国航天加速度
2025-11-11 09:02:19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鲍南

外焦里嫩的烤鸡翅、烤牛排……近日,中国“天宫”空间站里的一顿太空餐,吸引了全球网友羡慕的目光。

特殊的太空环境对航天员的食品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比如食物不能有流动的汤汁或产生粉尘、碎屑,要尽可能方便食用、减少残渣。同时,由于火箭运力非常珍贵,留给餐饮货物的空间少之又少,导致长期以来太空食品的样子要么如同牙膏,挤到嘴里囫囵吞下;要么就像脱水蔬菜,反正谈不上好吃。再看中国的这顿“太空烧烤”,色香味俱全,彻底刷新传统认知。

航天员舌尖上的满足,背后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步。在成熟火箭技术所带来的丰沛运力支撑下,中国科研人员拥有了“尽管想象”的勇气,研发了能将食物加热到190摄氏度度并收集残渣的热风烘烤机,让烟火气一键直达。回看这一路,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携带了20余种可即食的“太空干粮”;2005年,神舟六号带上了加热器,航天员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2013年,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太空过端午,还吃上了香甜的豆沙粽子;2016年,神舟十一号乘组的菜谱有上百种食品,景海鹏还在天宫二号倒立着喝上了茶……中国航天员实现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香”的进阶,与此同时,中国的“太空菜园”也不断取得突破,自神舟十六号起开展在轨植物基质培养研究与验证,已经实现了生菜、樱桃番茄、红薯等多种植物的培养。这一切,不仅证明了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日千里,更阐明了中国科技发展始终“以人为本”的价值依归。

冷战时期,美苏双方曾有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强势发问:与其讨论我们的飞机坦克谁造得更好,难道不该比比百姓的厨房各有什么优点吗?但事实上,这二者并不矛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终究要对应到民生改善。正如一段时间以来,中外网友热衷在社交平台“对账”,最关切的就是衣食住行、水电网气、教育医疗等,天宫这顿飘香的“太空烧烤”,又以最烟火气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厨房辩论”,至于答案,已经很明了了。

“天宫烧烤”成为日常,登月目标全面锚定,月球“盖房”已有计划……中国航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