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城市污染“打捆”治理能否破解民生大事
2008-12-26 10:59:04来源:
分享到:
  字体:【
   2008年末,沉寂在冰封之下的松花江静静流淌,三年后的此时,这条发生了重大水污染事件的东北人民“母亲河”已然不同当日。正是这场水污染“劫难”让她和中国众多被污染困扰的河流迎来了新生——国家的一系列流域治污政策让她们在污染治理中得以 “休养生息”,恢复生机。
    因2005年重大水污染事件而引起海内外关注的松花江流域,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居全国七大流域之首位。三年来,黑龙江省引入专业水务企业参与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通过“打捆”建设各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为解决流域污染这一“民生大事”探索新路。污染之后的重生“机遇”
    2005年年末,松花江无疑是海内外关注最多的一条河流,一场重大流域水污染事件将这条有着跨界国际影响和保障群众饮用水源使命的河流推上风口浪尖。流域-江河-水,维系着生命延续、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命脉”正遭遇何等污染困扰,松花江污染将流域治污的进程极大推进。
    为推进节能减排,我国“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两项约束性指标,即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将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在污染治理的严峻形势下,主要流域的污染治理无疑成为减排任务的“先锋”。2005年重大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的松花江流域自此开启治污进程。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唐丁丁说,实现松花江流域的“休养生息”,中国政府已经投入约100亿元用于松花江流域的污染防治,目前工程开工率已经达到约90%,政府还将在未来两年再陆续投入约200亿元用于流域污染治理。
    “可以预期,通过一系列刚性的治污措施和大规模投入,中俄界河的水质将在未来两年内出现好转。”唐丁丁说。“打捆”治污:“资本+技术+品牌”彰
    显优势
    松花江治污重大项目集中的黑龙江省积极进行流域性治污方式的探索,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引入市场化运营的战略投资者。黑龙江省通过吸纳社会资金、专业化队伍、新型商业运营和管理模式参与流域性治污,为政府与企业合作提高流域性治污成效探索出新路。
    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清华同方获得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平污水处理厂的特许经营权,在14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东北乃至全国污水处理行业同等规模污水处理厂立项投资到建成运营乃至高效、低成本运转的奇迹。在流域性治污的进程中,专业化水务企业的“资本+技术+品牌”优势得到彰显。
    清华同方与黑龙江省政府签订了 《黑龙江省水务项目投资战略合作协议》,在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间,计划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用于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同方哈尔滨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朴庸健介绍说,以市场化运营的专业水务企业在参与流域性污染治理中已经成为具有实力和技术优势的新生力量,能够为政府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支持。以清华同方与黑龙江省在流域性污染治理中的合作经验看,公司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走出了专业化污染治理道路。
    流域治污:政府与企业的合力双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研究员提出,政府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既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为专业化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企业参与的市场化治污能够更彰显效率与成效。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原有建设的污水处理企业因水费低或者收缴率低等问题而闲置,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投资的大型项目久置不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大中城市、小城镇污水处理管网不配套也为治污造成障碍。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的进程中,政府引入专业化水务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以投资新建、部分资产并购以及原有资产委托经营等模式参与城市污水处理企业的建设。
    城市污水处理的成效关系国家节能减排进展,更涉及百姓饮水安全。在松花江治污的同时,我国的其他江河治污也已被政府纳入日程。在城市治污中,“百姓水费最低、政府可支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无疑将取得实效。 (实龄)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