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扩大内需关键要刺激老百姓的消费需求
2008-12-30 10:06:36来源:
分享到:
  字体:【
  一场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自美国席卷全球,其涉及范围和强度犹如“海啸”,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剖析这场金融危机的成因,有人从美国消费模式即举债消费导致“寅吃卯粮”潜藏了风险来解析,有人从美国金融自由化极端发展而监管滞后导致风险无限膨胀找原因。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浅层次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和产品私人占有导致两极分化,消费需求跟不上生产发展,必然出现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这个观点过时了没有?我认为没有过时,仍然在起作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承认美国经济增长所获得的成果并未在各个阶层中得到充分享受,20%的底层大众收入在下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于把大量的房子卖给买不起房子的信用度极低的底层大众,当利率提升、房价下跌时,这些低信用的阶层大量违约,出现信用危机,并波及全球金融和实体经济,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如果美国底层大众普遍分享了经济增长成果,完全有能力买得起房子、还得起贷款,哪来的次贷危机?如果华尔街的富豪能及时慷慨地为低信用阶层还贷,并把其所得的一部分供大众分享,能惹出这么大的乱子吗?但这一切在私人占有制条件下是不可能的。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政府采用凯恩斯主义,通过强有力的国家干预,从改变分配格局入手,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把贫富差距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但贫富差距在资本主义框架内不可能根本解决,因此经济危机也不可能根本消除。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了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多项措施。国务院批准未来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加上地方投资有人估算达18万亿元。这么多钱该投向何处?最近地方政府领导都在忙着跑项目,还是筑路修桥、搞基础设施建设的那套思路。从1997年至2007年,政府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逐年提升,2007年已接近50%,投资依赖症逐年加重。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高能耗、高物耗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着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高,达60%;二是能源、原材料消耗大和环境恶化;三是贫富差距过大。在国际需求急剧下降和出口减少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扩内需、保增长。是继续大跃进式的上项目、搞基础设施建设,使本来失衡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衡和环境更加恶化,还是切实关注民生、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12月上旬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保增长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要搞,比如铁路建设还需要投入,但必须明确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我们所有的建设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在这里,有必要重温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既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也是各种经济形态不可违抗的规律。扩大内需关键要刺激消费需求,要让人民群众口袋有钱,并愿意把钱掏出来形成实际购买力,或财政直接投资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民生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资本主义国家遇到经济危机也考虑扩大就业、关注民生、控制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放到让人民富裕和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以及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上,而绝不能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超前投入上。对此党和政府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但从最近各地方的投资项目看,大的工程项目多且很具体而民生项目少且很模糊,让人担心中央精神能否很好落实。
    最近,在关于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问题上,有关部门表达了“暂缓”意见,据说这是出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的考虑。此说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应该给予善意的理解。但这个精神与扩大内需的宗旨不相协调。如上所述,扩大内需关键要扩大消费需求,在我国GDP仍保持9%的增长速度、1至11月CPI平均上涨6.5%的情况下,职工工资特别是收入最低的人群的工资应随之增长。如果企业有困难,主要应考虑让资产所有者让利,让资产所有者少得一点利润或从以往的利润中回吐一点;或者向华尔街的高管人员学习,让高薪人员少拿一点。无论从社会公平或刺激消费需求方面考虑,都不应让低收入人群做贡献。至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否会增加裁员,这在企业不困难时期也往往是一些企业主拿来说事的理由。事实上,劳动力需求与社会总供需有关,与单个企业工资高低无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不是劳动力供需问题。经济学家研究的结论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没有对就业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工会应理直气壮地为职工特别是最低收入的职工说话。当前一是要督促企业切实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不允许把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工资标准压低职工工资。二是积极与有关方面协商,适时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让广大职工特别是低收入职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三是建立真正的而不是形式主义的工资平等协商制度,缩小收入分配方面的过大差距。为此要求工会首先提出要约,不提出要约应追究工会主要领导人的责任;企业行政应及时回答要约,不接受要约有关方面也要追究其责任。当前工会应着力在关系民生、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有所作为,在让广大职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上有所作为,在切实维权上有所作为。这才是工会在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正确定位。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