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公布了《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寻求新突破》的政策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假日消费尤其是长假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是“食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综合性拉动。长假是带薪休假不能替代的,建议恢复五一长假安排,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3月22日 《京华时报》)
实际上,关于五一是否要恢复长假的话题,从两会前的“争”,到两会时的“辩”,再到如今智囊机构有板有眼的“谏”,争得可谓是热闹纷盈,不亦乐乎。
笔者认为,五一长假不是简单的是否要“恢复”的问题,而是它究竟和“五一”有多大干系,有无存在的必要。从它昙花一现再到嚷嚷着要被恢复便足以说明,当初匆忙出台的政策,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夭折是在所难免,争论是徒劳无益的。
我觉得,五一要不要放长假,首先要弄清两个“为什么”。一是“五一”为什么要放假?二是“五一”放假又是为什么?也就是说,放假来让大家干什么?
众所周知,五一是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它由第二国际为纪念美国芝加哥城工人1886年5月1日大罢工胜利而于1889年7月设立的。以后每年五一,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是日,人们换上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
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
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
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由此可见,五一是用来
纪念工人阶级维权胜利的
节日,即便我们不像欧美那
样去集会游行,这一天人们
也应该是娱乐放松,工人阶
级接受表彰的日子。那么,
这一切跟旅游、跟刺激消
费,跟拉动经济有何干呢?
反过来说,“经济黄金周”和
五一又有何相干呢?
如果非想让人们外出
旅游,从而刺激消费,拉动
经济,那何不搞个“国民旅
游休闲周”,选择春、秋更适
合旅游的季节放假以拉动
经济?为什么非要为了“钱”
而玷污了五一国际劳动节
的寓意,非要跟五一“拉郞
配”呢?
可见,五一是否要“恢
复”长假,跟“五一节”其实无
关,是个只关钱和经济的伪
命题。我觉得,放假主要是为
了让人民休息、放松、调整一
下,不是为了让群众去旅游,去拉动经济,过得比上班还累!“经济黄金周”可以有,但请一定不要披着五一圣洁的外衣!否则,即便“恢复”了长假,仍然只会是乱成一锅粥,再次成为“黄金粥”,再次让决策者为新问题、新矛盾挠头焦虑,疲于应对! (屈拙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