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华山题刻“富平孝子读书处”背后的故事
2025-11-17 09:21:0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张朝鲜

  前不久,有网友在快手平台播发了一段在华山青虎路拍摄的摩崖石刻视频,石刻内容是“富平孝子田而腴读书处”,落款为“庚寅南廷铉题”。视频中,网友坦陈题刻中有自己不认识的字,但对题刻涉及的“田而腴”“南廷铉”两个人及其背后的故事并未提及。

  青虎路是华山北峰下山路线中的一段重要路径,与千尺幢、百尺峡等险道分属不同区域,是当年智取华山所经过的路段之一。在该路段一块平坦崖壁上,刻有“富平孝子田而腴读书处”,落款为“庚寅南廷铉题”。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楷书阴刻,满行3字,共6行16字,字径约20厘米。字口内填以绿色油漆,在黢黑斑驳的崖壁上显得非常醒目。

  这则看似名不见经传、内容非常简单的摩崖题刻,其背后却隐含了300多年前明末清初时富平田氏、渭南南氏两个名门望族之间的一段姻亲关系和其族人在鼎革乱世当中的惨烈故事。

  先说富平田而腴。田而腴出身于富平董村田氏,与明末清初“关中三李”之一、著名诗人、音韵学家、关学大师李因笃的母亲为堂兄妹关系。在李因笃为其表兄《清故邑文学田公竖元先生墓志铭》所撰墓志铭中,对董村田氏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田氏,妫姓,齐之公族也。汉高帝九年,徙楚之昭、屈、景、怀、齐诸田关中,遂为关中人。繇富平之田村、流曲,三迁而至董村居焉。数百年间,其俗皆治诗书,崇礼让。子弟彬彬,有邹鲁之遗风。科第阀阅之盛,一邑莫比。即关以西论门望,必先田氏。”又据田步云先生编撰的《董村纪事》统计,明清之际,田氏同宗曾出现文进士4位,武进士2位,举人、秀才更是无数。直至今天,富平仍有“上了董村坡,秀才比驴多”的俗语。可见,董村田氏无论是其远祖的德望功业,还是明清之际的科第阀阅,都堪称富平第一名门望族。

  既然田而腴在题刻中被称为“富平孝子”,那么他的孝行到底如何呢?据清乾隆五年(1740年)《富平县志》“乡贤”载:田而腴,字沃千,时震子,崇祯癸未逆闯僭号,胁诸绅强授以官,稍抗即械系,以输饷为名檄下伪令。而腴父时震不为屈,贼将逮治,而腴请代。其父预决不免,数谕意而腴曰:“父不逃陷父,父子并逃陷宗族,父子俱往俱死,无益也。”卒自行系长安狱,拷掠备至。贼东行,携至平阳杀之。仆刘麟以骂贼并遇害。时而腴季父时茂亦缘拒逆被逮,子而大协而腴同代父往,以计得脱。虽生死易辙,均以孝行称于世。

  田而腴的父亲田时震,字出孟,号御宿,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初任江西参议,后升迁至山西左参政。因直言敢谏、弹劾官员多次被贬,崇祯末年触怒权贵,辞官回乡。1643年李自成攻克西安后,因拒绝授官被追饷逮治,其子田而腴挺身而出代父受刑。李自成起义军东进后,田而腴被携至山西平阳杀害,同时被杀害的还有他家的仆人刘麟。华山题刻称田而腴为“富平孝子”,其孝行就是“代父受刑,替父而死”,舍命行孝,可谓名副其实。

  但田而腴的故事还未结束。据清代吴怀清著《关中三李年谱》《天生先生年谱》(卷六)“顺治二年乙酉,十五岁”条载,“是年,从舅而腴公榇归,舅母徐氏殉。”其后有注释曰:“徐氏,而腴妻,父某,宦秦中,以诬下狱,请鬻身救父,而腴闻其贤,聘为继室。既而腴代父死平阳,逾岁柩还,氏从容迎祭成礼,投缳死”。大意是,田而腴的妻子徐氏,其父亲在关中做官,因被人诬陷下狱,徐氏为救父亲,不惜卖身求助。田而腴得知后认为徐氏非常贤惠,就把她聘为继室。田而腴代父身死平阳的第二年,灵柩被家人运回,徐氏从容迎祭,礼成后竟投缳而死。田时震见儿被害,心中已是痛惜欲绝,今日又见徐氏一身节烈豪气,慷慨赴死,更是悲恸万分,忍不住为儿痛书一联:

  尔父为臣,不能尽忠,保生惜命,殊觉惭天愧地;

  吾儿为子,乃能尽孝,杀身成仁,应知垂后传今。

  15岁的李因笃目睹舅父、舅母先后亡故的惨痛经过后,感念舅父的悲壮孝行和舅母的大义节烈,赋诗一首抒发心怀:

  慷慨悲吾舅,从容感令妻。环坟流水咽,抱郭白云低。

  孑孑青磷见,双双彩翼啼。丰碑仍有待,俎豆莫长迷。

  再说南廷铉。南廷铉出身于明代渭南里秦村(今临渭区官道镇南家村)南氏家族。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的300多年间,南氏家族先后走出了南谨、南钊、南大吉、南逢吉、南轩、南宪仲、南师仲、南企仲、南居益、南居业、南居仁、南廷铉等,他们皆在朝廷为官,多廉干而重操守,有的供职翰林,有的位居尚书,有的名入乡贤。康熙六年(1667年)李因笃撰《南氏家传》七卷,对渭南南氏推崇备至:“关中望族首推南氏,盖上溯太守观察昆仲以来,科第蝉联,勳名彪炳。光家乘,冠国书,震耀吾秦,为近代所未有。”

  题刻人南廷铉(1618年-1683年),字尔玉,号鼎甫,陕西渭南人。南师仲孙,南居恒子。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累上公车不第,谒选人,得授广西柳州府推官;历任昭平、平乐令,以治绩最,迁河间府同知;后入为户部浙江司员外郎,迁礼部主客司郎中,皆以廉干闻。会蜀抚请增设四道,擢分巡松威道按察司佥事,摄按察使司。莅任未两月,平西王吴三桂反,伪命送至,廷铉不受污,将正衣冠投井,贼知不可强,遂听解官,赁居城南,七年不入城市。归秦后,日啸咏芝山酒水之间,自号“六如老人”。康熙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十九日,方命酒,无病而逝,得年六十有六。廷铉内行修洁,淡泊清俭。善书,多著述,撰有《寿乐园集》《金台》《玉垒》《岷江》诸集。其生平行实详载于清王士祯所撰《诰授朝议大夫四川按察司佥事六如南公暨配田恭人合葬墓志铭》。但笔者尚未看到该墓志铭原文,仅从其碑题可知南廷铉配田恭人。

  又据《渭南文博》2023年第1期《清〈南廷鈇墓志〉考》知,南廷鈇为南廷铉之弟。该文称:渭南邑贡士裴贞为南大吉门人,贞死无后,其嗣子有女嫁与富平田见龙。田见龙即田时震、田时需(李因笃外祖父)之父、田而腴之祖父。田时震有女嫁南廷铉,即田恭人,故南廷铉为田而腴的姐丈或妹夫。正是有了这一层姻亲关系,田而腴才有可能在年轻时为避人世喧嚣,曾隐居华山青虎路某处发愤读书。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田而腴死难后,南廷铉为纪念他的这位舅子的孝行义举,于顺治七年(1650年)在此留下这则题刻。而这位曾经隐居华山读书的富平孝子,《关中三李年谱》还录有他的一首《秋日荆园怀季父骠骑公》诗,诗云:“酿酒新成稻子香,提兵江汉为勤王。将军百战秋风里,闲杀东篱菊正黄。”其才情义气由此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