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权益 > 维权行动
王玲出生于1988年,是一个 “80后”。2008年8月,小王到一个服装公司工作,岗位是服装导购员。服装公司直至2009年1月才和小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小王的月工资是1200元,合同期限是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
本报讯 中铁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公司工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加强工会能力建设为保障,切实履行工会组织的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职能,以人为本
低碳的压力、金融危机带来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把新能源产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在诸多新能源中,太阳能被认为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陕西是传统的能源资源大省,在光伏产业领域起步较晚,但后发优势明
湖南农民工段天长在陕西工地讨薪被打身亡一事日前有了处理结果。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在《华商报》等媒体披露此事之后,陕西省代省长赵正永立即要求有关部门核查。据介绍,陕西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联合西
农民工为讨薪爬上高层建筑欲轻生、干完活拿不到工钱,讨薪反被打……近年来,农民工遭遇欠薪而陷入困境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因讨薪农民工被打的事件屡见报端。举证难,不知如何维权,讨薪者被打事件甚至有愈演愈烈
农民工被欠薪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但复杂的现实条件却让很多农民工无法顺利拿到自己的血汗钱。 当记者再次联系杜军,这个来自四川绵阳的农民工仍
今年37岁的李小军从老家蓝田出来务工已经半年了,但到现在工资就发了两个月的,剩下四个月的工资老板总以工期没结束、尾款没收齐,没钱支付的理由拖延。连着四个月拿不到工钱,李小军的心里总感到不是滋味。 “
为了保护劳动者获得报酬的权利,首次提请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6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将恶意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对此,省总工会公职律师张玉林先生持坚决支持态度,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
职工小李说恶意欠薪的范围,还应该包括加班费。 他这样认为,是有其缘由的。几年前,小李在一家羊毛衫厂工作,担任车间主任,每个工作日,都要连续工作12小时。她是个有心人,她利用担任中层领导的便利,收
职工小王说,从网上得知,有关专家对恶意欠薪入罪,认为要经过认真细致调查了解,防止将无力履约弄成恶意欠薪。专家的说法没错,但是,企业是否恶意欠薪,对有关部门来说,事先肯定会有一个认定的程序,也会有一个操
10月5日下午,正当人们沉浸在国庆假期的欢乐之中,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所属的西安昆明路恒大城二期A标段工程工地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随着主体工程的拔地而起,高处钢筋绑扎和灌注混凝土工作已全面展开。尽管工
越来越多的“洋纠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中国经济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中国也越来越受到外国人青睐并成为他们求学和谋生的重要国家。”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
本报讯 南郑县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研究制定的《南郑县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暂行办法》,日前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施行,表明该县已开始全面推进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办法》对职工方代表和用人单位方代表依
本报讯 全国已批复140多个地区发行社会保障卡,批准发卡1.9亿张。人社部近日透露,各地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社会保障卡发放到大多数社会保障服务对象,促进参保人员 “人手一卡”。同时,社会保障卡还将搭载
本报讯 人社部近日透露,我国需切实加快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步伐。据推算,我国重复参保的比例约占城乡居民参保人数的10%左右。按今年城乡参保居民人均财政补贴120元计算,财政将为约1亿参保居民重复补贴120亿元,明
本报讯 陈某1984年开始参加工作,后经几次调动,于2003年调至陕西某旅游公司工作。2008年1月该旅游公司要求陈某与某人才交流中心签订两年期劳动合同,承诺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派遣后,继续使用陈某并担任原副经理职务。
今年5月4日,对50多岁的刘梅来说,是她十多年来最开心的一天——关系她“老有所养”终生大事并持续了四年之久的劳动争议官司终于尘埃落定,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支持了她的诉求,她盼了1200多天的退休手续终于有希望办
广东省高级法院8日透露,该院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出台的新规中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劳动争议案件须在当天立案,原则上应在3个月内审结。 该意见要求各级法院提高劳动争议案件审判效率,对该类案件实行
本报讯 今年以来,富平县不断加大劳动执法维权力度,采取多项措施,严厉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据了解,该县深入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本报讯 今年5月26日,在府谷县境内的神府高速公路七标段接连发生两起因讨薪引发的冲突事件,农民工被打伤住院。冲突事件发生后,记者日前赶赴府谷调查,引起府谷县委的高度重视,立即组建以县劳动监察大队为主、县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许多人的工作已经不再受八小时工作制的统一“制约”,因行业的不同、竞争压力的加剧,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也日益模糊。许多人崇尚用自由换金钱,“过劳”为“模”的价值观
49岁的张平是西安一家园艺公司的工程部经理,月收入3千元,但加班生活让他疲惫不堪。他抱怨说,已连续7年没有正常休假了。36岁的李元先生在延安一家装修公司做设计工作,老板给每人配备了电脑,他和同事们带笔记本
小宇是我省一家军工企业的员工,从事某军品的检验工作。每天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应该是他的工作常态,可是这却成了他的美好愿望。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好想有个星期天”。 小宇在
早上七点半上班,晚上九点半下班,去掉两小时的吃饭时间,在宝鸡市一家股份制企业里,来自农村的小王每天要在生产线工作10小时,另外周末加一天班。小王的月工资为800多元。 谈起自己的工作,小王表示并不很满
记者在采访中,曾听到某社科部门某位学者的一种说法,他认为移动通信以及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不少人工作的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E-mail、手机、移动PC、宽带和无线上网使工作变得无所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