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严寒渐渐来临,但县区创业者的心里却是温暖如春。在宝鸡市凤翔县就业局的一间教室里,座无虚席,就连走廊也站满了人,大家都一边听课,一边记着笔记,课堂气氛十分浓厚。在教室黑板正上方,赫然写着SIYB四个英文字母,初次看到的人也许不解其意,其实它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帮助微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发的培训小企业家的系列培训课程,中文简称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
自2004年宝鸡市率先在我省启动该培训项目以来,已培训学员过万名,其中近5000人已经实现了自主创业,随着该培训项目在该市不断拓展,越来越多想创业的人从中受益,特别是在县区,踊跃报名要参加培训的人不断增多。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宝鸡市创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纷纷下县区,先后深入千阳、麟游、岐山、扶风、蔡家坡、凤翔等地,为当地的创业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培训。
按培训教材设置规定,每个课时限30名学员参加,为的是加大课堂的互动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县区学员人数众多,授课老师根据这个情况,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实情的教学方法,按照学员的实际情况安排课时。参加培训人员大多要一边上课一边兼顾生意,为了让学员的学习、工作两不误,培训组老师灵活调整上课时间。在麟游县培训的三天里,老师课前课后跑县图书馆查阅当地资料,主动找学员沟通,牢牢抓住在基层的每一天,了解创业实情,拿出最贴合本地特色和实际的创业培训方案,使得这一国际性创业培训办得极具特色化、人性化。除此之外,通过课堂问答形式查漏洞、找不足。尽管课堂互动环节少了,但是学员最关心、最需要的创业内容相对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培训课程结束后的半年内,学员还将继续享受免费的跟踪服务,针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由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的专家分情况一对一帮扶。例如,创业中涉及到相关政策法规问题,会有行政、工商、税务部门专家解答,志愿团的学者还会针对企业文化,提出建设性方案,还有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传授创业经验,这些举措让创业培训课程真正落到了实处。
培训期间,老师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县区学员学习热情高,课堂氛围浓厚,教学效果好,千阳县也不例外。据授课的刘老师介绍,在她的课堂上,有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小王,已经是千阳县城一家火锅店的老板了,听说这次创业培训团来千阳,她争着第一个报了名,她觉得创业培训不仅对想创业的人有用,对想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人更有用。她说: “我想把火锅店做成火锅城,自己也当一名企业家。”(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