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总女职工委员会不断创新,紧紧围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坚持以促进发展为主体,以服务女职工为宗旨,全面启动女职工建功立业、素质提升、维护权益和特别关爱三项工程,加强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使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主要表现在:
——实施建功立业工程,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各级女职工组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动员和组织在岗女职工岗位争一流,创造新业绩,帮助下岗女职工实现再就业和创业,并注重将活动向新兴产业、非公有经济企业发展,向高学历、高职称、高职务的女职工中延伸,调动了各行各业女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明星带群星、学先进、争当先进建功立业活动的良好氛围。去年,在建功立业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新典型,有15位女职工获得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标兵、20位女职工获得省女职工创新标兵、20个女职工班组获得省女职工创新示范岗、3个先进集体获得全国先进女职工班组称号。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女职工生存和发展能力。各级女职工组织积极引导女职工参加“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自学成才、自我达标等有效形式,帮助女职工提升素质。省金融、纺织、财贸和信息等女职工集中的产业工会女职工组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女职工确定成才目标,以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等为载体,为女职工搭建平台。在去年全省职工技能大赛中,有7名女职工荣获陕西省技术状元,还有一批女职工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省总女职委及时推广了省邮政女职工制定共同发展远景,按照“自我设计、自定目标、自加压力、自我实现”的原则,引导和帮助女职工制定并实现自我发展目标的做法和经验,推动了素质提升工程的深入开展。
——实施维权和特别关爱工程,努力为女职工办实事。各级女工组织建立维权工作机制,全过程参与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全省已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普遍将维护女职工特殊利益的条款纳入合同内容,多数企业能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女职工三级社会化维权网络,省总女职委设立顾问组,在全省的地方和产业中已建立36个法律顾问小组,2300多个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建立了小律师队伍,在女职工的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纠纷调解和依法维权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各级女职工组织关爱女职工,努力为困难女职工排忧解难,省总女职委直接慰问100户单亲特困女职工,为1000名单亲特困女职工办理了特殊疾病保险,为1800各单亲特困女职工办理了医疗优惠卡,为500名困难女职工免费进行了体检。西安市总女职委为1000名单亲困难女职工办理了大病互助保险,省煤炭系统一些女职工组织与有关部门配合,建立了单亲特困女职工患大病救助、低保和子女助学等常效机制,缓解了困难女职工的后顾之忧。各级女职工组织还关心女职工身心健康,广泛开展艾滋病和妇科病预防知识讲座,听课人数近10万人次。同时,省总女职委为企业一线女职工发放了价值近6万元的妇科药品,还为90多名市及产业工会女职工干部进行了体检。 ■本报记者 王仓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