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晨6时,在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前3小时,笔者刚踏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楼网管机房,就听到该中心“掌门人”高惠荔又喊又叫忙碌着。她正在通过中瑞联网,调度瑞典测控站和国内测控站共同完成我国在轨21颗卫星的测控管理,缓解国内测控站资源紧张的压力,全力以赴确保神舟六号任务拥有充足的测控保障。
通过国际联网监控系统,得到瑞方“30分钟后做好跟踪准备”的回应信息后,高惠荔便迅速起身来到了另一台电脑前。
她非常熟练地输入一串字符,调出“神舟六号资源冲突分析系统”,所有地面测控站的资源使用情况在此一目了然。她轻轻拖动鼠标,在一堆非常复杂的数据表格里做了一个简短的查阅后,判定资源分布完全满足神六任务和所有在轨卫星长管任务的需求后,便退出系统,又迅速进入各测控站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电脑界面上很快跳出分布在国、内外十几个测控站的列表。
“点火!起飞!”9时整从发射中心传来让空气都紧张得近乎停滞的口令后,高惠荔满脸从容,面对显示屏表格里不停跳变着的数据,进行仔细的核对与盘查。
几乎与“渭南站捕获目标”的口令同时,高惠荔如弹钢琴一般优雅而灵巧的双手,就已经快捷的将显示屏上的设备监控窗口由东风站撤换成渭南站。
4分钟后,飞船进入青岛站跟踪区域,高惠荔双眉紧锁,神情非常肃穆。火箭和飞船将在这一测控弧段实施分离,青岛站负责向飞船发送船箭分离指令。如果青岛站设备在这个时候出现故障,高惠荔必须迅速远控该站启动应急设备切换,稍有迟疑,后果不堪设想。
当看到最下面一物标示设备状态的一小排监视灯全显示绿色,证明所有设备运行正常时,高惠荔布满了汗气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