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已经降临了,在一间不足30平米的房间里,一盏明亮的护眼灯照亮了一个男孩稚嫩的小脸,他手里拿着铅笔,胳膊肘压着作业本,正在专注的聆听一位40多岁女同志的耐心讲解,这一幕在任何人眼里都是一幅绝好的母子图。然而,这是一幅师生图,这一幕在这间简陋的房子里整整出现了近一个月。
那位女同志就是西安市新城区张家庄小学一位平凡的女教师李彩婵,在灯光下的小男孩名叫屈智鹏,是该校二年级一班的学生。刚开学不久,屈智鹏的母亲就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到四医大动手术,由于父母都是由四川一个偏远的山村出来务工的人员,在西安举目无亲,在孩子母亲动手术的那些日子里,李老师亲自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在医院住院的妈妈放心不下儿子,李老师下班后,把孩子送到医院,当孩子看完母亲后,再接回自己的家中。
孩子的母亲终于出院了,这对夫妇拿着200元钱要给李老师,被李老师婉言谢绝。孩子的父母泪流满面,把孩子接回家中。没过几天,孩子的母亲病情恶化,屈智鹏又开始过起了与李老师形影不离的生活:白天,和李老师一起上学,晚上,由李老师辅导学习,安排生活起居;衣服脏了,李老师洗;一日三餐李老师变着花样做;晚上李老师哼着小曲陪他入眠。
孩子的父母从老家接来亲戚照顾孩子,当孩子的爸爸来接孩子时,孩子哭闹着不肯回家,孩子的爸爸激动地握着李老师的手说:“大姐,真谢谢你,以后再难,我也要让孩子在你们学校上下去,您是我们的恩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