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北麓,渭水南岸,这儿是秦兵马俑的故乡。在这片活力激荡的土地上,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巾帼文明示范岗—临潼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这个庭有五名法官,三人为女性。她们用纤弱之躯,辩法析理,定纷止争,诠释着天平的含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三位女法官,一人担任副庭长,两人担任助理审判员,平均年龄35岁。2004年4月,她们从不同的庭室调至民事审判第二庭这个维护全区经济和谐发展的主战场。这个庭主要审理金融、保险、证券、建筑、租赁等社会多个领域的经济纠纷案件。案件类型五花八门,争议纠纷千奇百怪,加之案件数量多,诉讼标的大,工作中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会酿成上百万元的损失,必然引起无休止的上诉和申诉。
几个女人能干啥?带着焦虑,带着院领导的企盼,她们毅然登上庄严的审判殿堂。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深知肩上重任之大,岗位之重要。在办案人员少、缺少书记员的不利条件下,她们没有退缩,干一行,爱一行。用女性特有的执着,一丝不苟,苦练内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她们利用审判工作间隙,积极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充电汲氧,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下来,三人均达到法学本科学历,副庭长李沛同志还成为全院唯一一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法官。辛勤的汗水、执着的追求,换来了办案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攀升。她们每年所承办的案件数量总是占到全庭结案的80%以上,结案标的每年都在2000余万元以上。两年来她们所办结的近400件案件,没有一例错案,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的事,每起案件都经受了考验,受到当事人的高度赞扬。
去年,李沛同志审理了柳州锌品公司诉某化工研究院买卖合同纠纷案,标的高达112万元。此案原告虽在外地,但她秉公执法,不搞地方保护。为了弄清来龙去脉,她多次深入被告单位查事实、核证据,依法做好说服调解工作。她推心置腹地告知双方和解纠纷,不仅能减少双方的经济损失,还能重新建立互信、维护供求关系,实现双赢。被告被她的真诚打动了,主动支付了货款,取得原告谅解并撤回了起诉,该院还依法退还部分诉讼费,降低了诉讼成本。一场诉讼风波平息了,两个企业都被救活了。
做法官难,做女法官更难。三位女法官在辩法析理、化解矛盾的同时,也遇到过工作与家庭的困惑。但她们舍小家顾大家,工作上互相配合,生活上互相帮助,各项工作红红火火,从未因私误时误事。戴小妹法官的孩子小,家务繁多,但她能吃苦,肯出力,家庭问题没有拖累她。她一心扑在案子上,每年办案数量居全庭首位,各类案件调解率也高居全院榜首。去年,她被评为全市法院优秀调解法官。张华法官的丈夫身体欠佳,多次住院手术。2005年春节,她就是在医院里度过的,然而这些并没有难倒她。在兼任全庭书记员工作的同时,她每年办案数量占到全庭的四分之一,经常超负荷工作,无怨无悔。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三位女法官敬业精神的感召下,她们所在的审判庭连年被区法院评为先进集体。2004年被市法院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2005年被市法院评为优秀审判庭,临潼区妇联还授予她们“巾帼文明示范岗”。
宛如平常一段歌。荣誉面前,三位女法官就像静静流淌的渭河水,依然如故,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