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妇联专题调研组日前公布的一项对1050名进城务工妇女的调查报告显示:51.6%的务工妇女在2005年平均每人给老家寄钱4994.23元,72%的妇女月薪在500~900元之间,被调查者2006年9月份的工资平均为926元。多数人期望月薪为1000元。
多数人期望月薪为1000元
此次调查对象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厦门、石家庄、沈阳、郑州、成都、绍兴、东莞10城市,来自26个省的乡村或城郊。
在工资薪酬方面,72%的妇女月薪在500~900元之间,2.1%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调查显示,月薪在700元以下的人中有64.3%对自己薪酬不满意,多数人期望月薪为1000元;月收入在900~1100元的妇女中对薪酬表示满意的占64.4%。
半数以上务工妇女进城后做过体检,68.1%是自己花钱,有31.8%的用人单位每年为务工妇女进行健康体检。如果患病,有相当比例的妇女选择了“先扛着”(36.9%)或者“自己买药吃”(26.5%),到门诊部就诊的占36.6%,去正规医院的占24.8%。
调查显示,40.4%的妇女进城务工的最主要原因是“在家挣不了几个钱”,36.9%认为“有利于个人发展”。她们寻找工作的途径主要是熟人介绍。而通过合法中介、用人单位等有组织转移就业的比例较低。
在技能培训方面,外出前半数务工妇女接受过技能培训,进城务工后,42.5%的妇女没有参加过培训。
超时工作是常态
在进城务工妇女的权益保障方面,超时工作是她们的常态,40%的务工妇女每天工作9~10小时,24.8%工作11小时以上,只有35.2%工作8小时及以下。超过8小时能得到加班工资的是28.2%。每月休息4天的占34.2%,多数没有享受到劳动法规定的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的权益。
数据显示,接近半数的务工妇女与工作单位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务工4年以上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逐年提高。从职业类别看,工厂工人和管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71.9%和77.3%,而服务业签订合同的比例较低,只有36.9%。
半数务工妇女享受到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险,其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排在第一位,占22.3%。同时,有超过90%的妇女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35岁以下年龄组感受压力的人数最多,主要为“收入少,没保障”、“学历低,缺技术”、“在城里没房子,感觉不安稳”、“工作不好或不稳定”和“工作太累”,选择这五项原因的人数都接近或超过了50%。最担心的事依次是:工作不稳定、生病、老板克扣拖欠工资、孩子上学进不了正规学校和家庭不稳定。半数妇女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文化太低,找工作难”。
(张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