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大酒店修建浴室,由某经营部工程队负责施工。现场一个长宽各3米、高2米的水箱需油漆,水箱顶部有一长宽各0.5米的进口和一长宽各0.2米的通风口。民工某某被指派进入水箱内油漆内壁。下午12时30分进入,2时30分被人发现昏倒在水箱内。急送医院抢救,诊断为重度急性二甲苯中毒。当日下午4时30分现场毒物浓度监测结果:甲苯浓度为807mg/m3,二甲苯浓度为34347mg/m3,均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甲苯、二甲苯为100mg/m3)。在密闭型的水箱内涂刷以甲苯、二甲苯为溶剂的涂料,由于现场气温高,通风条件差,大量混苯蒸汽积聚,无法排出,再加上操作工人缺乏必要的职业性甲苯和二甲苯中毒的防范意识,无间隙作业制度,作业时不使用任何个人防护用品,造成一起典型的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目前,从事油漆作业的除上述的建筑行业的涂刷工外,主要有家具制造业的家具涂饰工及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修理和机械制造业及制鞋业的喷漆工等。由于油漆涂料中较多存在着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有些劣质产品中往往掺杂有一定含量的苯,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油 (喷)漆工造成了一定的急慢性的损害。以苯危害为例:
急性苯中毒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起初有眼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时还可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进而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在一项隔油池施工工程中,使用 “氯丁胶”作防水涂料,因原料中含有大量的苯 (105.6mg/g)而发生了中毒三人,死亡一人重大事故。
慢性苯中毒最常见的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患者常感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同时以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为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
对于一些急慢性的含苯化合物的患者,目前的治疗手段较有限,急性中毒发生时,应迅速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注意安静和保温。以内科急救原则对症治疗,可给予葡萄糖醛酸以增加苯的代谢产物的排出。慢性中毒,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给予一些有助于恢复造血功能的药物如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以及激素等。对苯致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化疗的方法。
鉴于治疗方法的有限性,卫生行政部门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要求在存在上述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安装机械通风设施降低空气中含苯化合物的浓度,使之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同时工人操作时应戴防毒口罩,在特殊环境下无法采取降低空气中含苯化合物浓度的作业点,工人须使用送风式面罩。部分企业从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上进行改革,提高机械化水平,尽量使操作工人不接触和少接触含苯的有害气体,如建立独立的喷漆房,使用静电喷漆、自动化淋漆或浸漆等,大大降低了危害性。
勿容置疑,确也存在着一些厂家,如某些小家具生产厂,不顾职工的健康,置法律规定于不顾,逃避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租借及其简陋的厂房,使职工在无任何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操作,又没有执行国家关于接触有毒
物质职工进行就业前及工
作后的定期体检制度,致
使健康受到损害的油 (喷)
漆工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
为此,市卫生监督部门要
求相关企业主动、自觉地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申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定时给职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广大从事油 (喷)漆的职工,自觉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以保障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