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下岗女工到一个拥有资产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家,这位安康市“十大女杰”、“省优秀创业女性”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创业传奇?
“女人不要把自己当成花,因为花儿总有凋谢的时候。女人要把自己当成树,才能经受风雨,才能开花结果。”这是安康市秦巴糖业烟酒公司董事长毛先珍的心声,也是她走向成功的 “法宝”。
1993年后,安康市卫生局下设的劳动服务公司对外承包经营。毛先珍东拼西凑了3万元,拿下了承包合同。但3万元的起步资金,连缴纳房租都不够,更别说税收、人员工资、经营资金了。“是机遇就别放过”。此时,毛先珍已经铁下心要干一番事业,要彻底摆脱生活困境。
凭借着自己的诚实守信,一笔笔资金打入她的账下。劳动服务公司在她的苦心经营下,很快实现了步步为“赢”。有了这次经验做铺垫,1997年她又顺利地承包了安康地区残联药材经营部。
毛先珍的人生转折点是在1999年。这一年,已在商海打拼了5年的她,终于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安康市振兴药业 (连锁)有限公司。2005年7月顺利兼并了濒临破产边缘的国有企业——安康市药材公司,组建了安康市秦巴药材有限公司;2006年4月,成功兼并了安康市糖业烟酒公司,成立了安康市秦巴糖业烟酒有限公司。至此,毛先珍旗下的3家公司,总资产到达5000万元,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突破100万元。同时,解决了309人的就业,妥善安置了179名下岗职工,承担了130名离退休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费用。
毛先珍在致力于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把回报社会,兴办公益事业放在重要位置。
公司的发展史上,醒目地记录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
当汉滨区松坝九年制学校因“校舍排危”面临学生无校可入的困境时,她毅然出资,援建10间校舍;当宁陕灾区部分新生家庭困难,迈不进大学门槛时,她及时赶去,捐助3名大学生,帮其完成学业;
当果园小学急需教学投影仪而无钱购买时,她主动赠送,并不示声张。在安康城乡,不少人都传诵着她兴办公益事业的善行义举。宁陕遭灾时,她第一个送去价值2万元的药品;汉滨区开展老区建设,送医下乡活动时,她三次为荆河乡、石转镇农民送药2万元;全国劳模陈开慧生病住院时,她和公司率先捐款1.5万元;金州广场建成后,她第一个投资3万元举办公益演出活动。
为方便山区农民看电影,她出资租用设备和影片,“送电影下乡”20多场……
件件善举,体现了一个成功企业的社会责任。正如毛先珍对职工所讲:“个人财富与企业效益,来自于社会,理应回报社会;只有社会发展,才有企业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