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原曾家山煤矿退休工人张金远刚退休1年,本该快快乐乐地安度晚年,可是由于矽肺病的折磨,他退休后一刻也离不开氧气瓶。张金远的儿子哭着告诉记者: “没有想到矽肺病如此地折磨人,我爸爸4月13日走了,生病后他真的活得太苦太累了!”
在贵州一家私人小煤矿从事过采煤工作的张大奎告诉记者: “我过去长期在劳动保护条件极差的环境下作业,患急进性尘肺病的可能性极大,并且我们一起干的职工患病后也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以,我选择了离开私人小煤矿”。张大奎告诉记者,许多煤矿被个人承包后,经营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几乎不进行任何除尘设施投入。工人下井时,除了一顶安全帽和一盏矿灯,根本没有安全防护措施。许多煤矿经营者在招录工人时,不向求职者讲明采煤工作的危险性、粉尘污染的严重性。更有甚者,一些矿主为了不承担医治责任,大多在用工一两年后就恶意解雇工人,重新录用新的劳动力。不仅如此,一些职业病鉴定人员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对煤矿工人作职业病鉴定检查时,违反职业道德,有意降低工人的受伤害程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会干部认为,虽然国家出台了 《职业病防治法》,但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同时实施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监督。这位工作人员呼吁,在重视与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同时,不要忽视煤矿职业病问题,因为煤矿职业病严重危害着工人的生命健康。
带着对煤矿职业病人的关心之情,记者来到永荣矿业公司职工总医院采访,正好看到永荣公司所属新兴煤矿、长河煤矿等矿的职工排队等待职业病检查。据该院领导介绍,这几年,公司每年都要组织职工到医院进行免费职业健康体检。今年4月份以来,每天到医院体检的职工达250人。2006年,该医院对职工进行职业病体检达2155人次,全部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永荣总医院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25年的罗大彬向记者介绍:煤矿的职业病防治,重点就是尘肺病的防治,六七十年代,由于矿井生产工艺落后及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欠缺等,永荣公司曾经是尘肺病的重灾区和高发区,全公司先后有3717多名采掘一线矿工被诊断出有尘肺病,相当于当时一线职工的30%还多,这些数字触目惊心。目前这些患者已去世2603人,远远高于同期矿井安全死亡人数。目前活着的尘肺病人,他们的生存状况也是相当艰难的,企业每年为他们支付的治疗费用也相当惊人。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矿井职工作业环境的改善,生产工艺的改善,企业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高度重视,在原有的职工队伍中已有十多年未诊断出新的尘肺病患者。特别是国家 《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后,作为我们这样的国有企业都按照要求,建立了完整的职业病防治体系,为防治职业病加了保险锁。
从事掘进工作23年,在曾家山矿掘进四队的肖华队长说: “我父亲那一代打掘进时一直是打干风锤,整个巷道是粉尘弥漫,多数工友都得了尘肺病。我1984年工作时,已改为水湿风锤打掘进,加之整个矿井的综合防尘设施到位,我们全队职工20年来没有检查出一个尘肺病。不过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因采用水湿风锤打巷道,巷道长期积满了水,工人只有站在水中作业,有相当一部分工友得风湿性关节炎,还有的工友因作业时间长,中途又没吃东西,得了胃病。这些病因工作引起,但又不属于职业病,不知单位今后怎么对待,我们基层矿工希望国家出台政策,解决煤炭工人的实际问题。目前我们矿有很多职工得了风湿病、胃病是没有享受职业病工伤待遇的。”
工会干部陈文革向记者介绍:这些年来,国有正规煤矿企业是非常重视矿工身体健康的,也是舍得投入的,整个防控手段也相当完善,井下职工患尘肺病的几率已很小。但是,由于多年来,采掘一线职工紧缺,企业在新招工人时,没有严格把关,有的人一到矿不久,就发现有矽肺病,去年我们在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时,就查出多个来矿不到半年的工人有尘肺病、结核病等病症。企业只得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费后辞退,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据悉,这些人在小煤矿干了多年,早已患病,由于部分小煤窑矿主,只顾赚钱,不重视矿工职业病防治,不少在小矿下井的矿工患职业病后,又跳槽到国有矿来干。还有一个矿因招了一个在小煤矿干了10多年的农民工,损失更大,来矿干了4个月就感不适,一查,尘肺病,企业花
了20多万工伤补偿费。在用工
异常活跃的今天,这给国有大矿
招工带来了隐患。职业病防治应
该是全国一盘棋,国家相关部门
应该加强对小煤矿职业病防治的
监管。一旦患上尘肺病,个人企
业损失都会很大。
据了解,在全世界的尘肺
病患者中,中国占了一半,而中国的尘肺病患者中,煤矿工人又占了一半。目前这种被称为 “头号职业病”的尘肺病,在国有煤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在小煤矿职业病防治离国家 《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仍是尘肺病高发区。同时,因井下工作引起的除尘肺以外的,还未纳入职业病的,如风湿关节炎等其他病症,也应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