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会 > 工会要闻 寻找帮扶之本
2012-03-20 01:53:16来源:
分享到:
  字体:【

陕西工会探索独具特色的帮扶之路系列报道之二 

2012年春天,刘尊众跨着勤奋的脚步向一个新的台阶前行。“为了生存,围绕再就业已经做了10年的店面,该升级换代了……”他告诉记者,他正在筹备招商,以实现脚病产品的生物科技开发。
    数年前,刘尊众还是一名灰心丧气的下岗职工,但得益于陕西工会的再就业工程,他一人一屋修脚起步,如今在西安已有6家连锁店,吸收下岗职工数十名。
    这是陕西工会十年帮扶中,在不放弃“输血型”帮扶的基础上,努力探寻“造血型”帮扶的一个缩影。
    (一)时间回溯到2002年,陕西省总开展“深入百户困难职工家庭调研”活动。初秋一日,时任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的郭永平走进西安东郊一家军工企业职工家里,家徒四壁,孩子手捧高考录取通知书,全家却发愁拿什么送孩子入学。郭永平十分动情。
    很快,陕西工会专为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开通”了“入校绿色通道”:工会提供入学路费加首月生活费。虽然只有数百元,但解决了大批困难职工子女的燃眉之急。如此大规模助学,在全国尚不多见。
    这次调研让陕西工会的帮扶工作明确了一个理念:“救急”固然必要,但如果能通过“救急”实现“救穷”,那将是帮扶的更高境界。这种帮扶集中表现在助学和就业两端,因为通过资助一个大学生、帮助一个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家庭的困难。助学与就业,是最彻底、根本的帮扶。
    认准了这条路,陕西工会一走就是10年。起步之初,陕西工会就意识到,与其他帮扶相比,助学的“硬道理”是资金,但仅靠工会经费拨付显然是死路一条;只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助学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怎么动员?这需要智慧、能力。2003年,陕西省总联合5家强势媒体,共同开展助学。这种借力,一箭双雕,既让困难职工子女群体的上学难状况引起社会广泛同情,又让工会的助学从一开始就置于“阳光”之下。“陕西工会·金秋爱心助学”开始成为一个品牌,走向社会。
    之后每年,陕西工会都在助学手段、形式或者主题上,紧密结合当年形势刻意创新,从劳模助学、“西安人”助学活动、成功人士结对全程助学、企业冠名、社会募捐,到“心系地震灾区主题助学活动”、“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阳光行动”、陕南特大洪水泥石流受灾职工子女专项助学,助学年年相同,活动常办常新,始终吸引着全社会的注意力。这为助学争取到了源源不断、越来越多的资金。2009年,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刚刚落户西安,即慕名而来,捐给陕西工会“金秋助学”20万元。时任省长袁纯清知道后,大为惊讶。工作人员告诉省长,他们并不认识美国人,人家是冲着陕西工会助学的品牌来的。省长当即表示,政府将加大力度支持工会的金秋助学。
    陕西省烟草公司连续五年参与工会助学,先后捐款220万元,并且对口帮扶旬阳县困难职工子女上学。
    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财力等各方面,对陕西工会的助学伸出有力之手,残联、共青
    团、妇联以及慈善等团体和组织也参加进来。陕西工会的金秋爱心助学成为全省性、有组织、大规模的品牌,形成了长效机制。
    陕西省总常务副主席顾东武说:“十年来,助学水平不断提高,从送路费、生活费发展到送学费、送岗位,从一次性资助发展到全程资助;覆盖面不断拓展,从困难职工子女到困难农民工、灾民子女,从大学新生到毕业生就业、创业”2011年,陕西省总郑重承诺,对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助学实行“全覆盖”。为此,省总本级划拨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各级工会组织多项助学仍未覆盖到的困难学子的“兜底”。
    助学十年,陕西工会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为平台,筹集资金11657万元,使12.94万名贫困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数万个贫困家庭步入了告别贫困的希望之路。
    (二)2月16日,陕西省体育场,人流如潮,好似在举行一场盛大体育赛事或明星演唱会;同时,宝鸡、咸阳、榆林、商洛等全省其他9个地级市和杨凌示范区的市中心,亦复如是。如此盛况,全国少有。
    陕西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自开门之始,在救助下岗职工中,即深深感受到,如果不能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则应急型的帮扶永远都是杯水车薪。因此,促进困难职工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陕西工会帮扶的重中之重。2004年,春寒料峭。经过周密策划,省总集全会之力,推出了一个推进就业、再就业的超级平台——全省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型免费招聘洽谈会。这个洽谈会,以西安为中心会场,由陕西省总、西安市总共同举办;同时,全省其他10个市、杨凌示范区设立分会场,全省用工、求职信息共享,使全省各地的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在本地就面向全省选择。
    开始几年,洽谈会采取与地方强势媒体联合举办,在服务内容上除现场求职洽谈外,增加了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培训登记等,较社会上各类招聘会更为丰富、深入。洽谈会因此一炮走红。之后经过不断创新、完善,劳务输出、权益维护、创业推介先后加入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服务人群从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拓展到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对所有求职者不设门槛;陕西省总还积极与江苏、浙江等沿海用工大省工会联络,通过他们组织当地用工企业入场招聘。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近几年,随着洽谈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工会帮扶机构向县区的延伸,越来越多的县区工会也在当地同时设立支会场。陕西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型免费招聘洽谈会已经被打造成一个推动就业的超级平台。这个平台上,入场企业都经过资质审核,用工薪酬必须明码标价,社会保险必须明确承诺。
    陕西省总副主席李向柱说:“到今年,各届洽谈会已有13319户企业到会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8.46万个,吸引了75.39万名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前往求职,达成用工意向24.49万人(次)。”
    在以洽谈会的形式集中推进就业再就业之外,陕西省总始终没有忘记充分发挥援助中心体系的网络和窗口作用,促进就业、再就业始终是帮扶的中心工作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项工作已从最初单纯的职业介绍,走向了现在的集技能培训、职介、创业、维权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从陕西省总到各市、县工会的援助中心,都有自己或有合作关系的培训场所、机构,培训内容从家政、烹饪、工艺到机械维修、计算机等一应俱全。
    “可以这么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就业愿望又不特别挑拣,走进我们任何一级援助中心,我们都可以对没有专长的给予免费培训,对有一定专长的介绍相应工作,对有创业能力的还可以帮助开店,整个过程都提供维权服务。”陕西省总援助中心原主任王春雷说。
    近年来,陕西省总在助学中发现部分困难职工子女,好不容易完成大学学业后,仍然不能及时就业。对此,陕西省总决定发起“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先后向家庭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5788人次,使4251人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在西安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高校,举办了9期困难家庭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培训306人;通过各种形式的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18600多个,为713人次提供小额贷款550多万元。
    “我是首批参加陕西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创业培训班的学员,现在我在西安开了绿野仙踪奶茶店,生意还行。”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的张卓说:“创业培训不仅开阔了思路,更重要的是给人以信心。”
    十年来,有多少下岗职工、农民工、大学生实现了稳定就业已难以统计,但有一点确定无疑,即每个稳定就业、创业者身后,都是一个困难家庭希望之光的冉冉升起。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