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劳动维权进行到底
——本报2011年新闻盘点
曾记得有人说过:仿佛只有在岁末,才能看清时间的模样。这个时候,我们总要停下脚步,盘点一下即将告别的一年。匆匆走过的日子,如流沙般从指间滑落,留在手心的,便是那些或深或浅的记忆……
今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本报隆重推出的2011年度陕西十大工会新闻,这已是我们第三次举办此项活动。相比于2009年的八大工会新闻和2010年的十大工会新闻,今年可供选择的重点报道更加丰富,一些精心策划、扎实采写的新闻选题只能忍痛割爱,其中有“纺织工人的收入困惑”、“艰难的林业工人”,有“关注劳动者的高温权益”、“让退休职工住有所居”,还有“职工书屋——劳动者的精神家园”、“八小时之外的精彩离农民工有多远”等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了弘扬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向党的生日献礼,本报在6月至7月开辟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栏,通过一系列报道,展示了我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
“五一”期间,我省有7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26个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获得者受到表彰。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忘我的劳动热情、强烈的开拓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
德,这是加快陕西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步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强大动力和保障。本报为此在头版开设了“时代先锋”专栏,历时近三个月,先后刊发稿件58篇,比较全面地报道了这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模范事迹,在广大职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以及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为劳动关系调整带来巨大的挑战。“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作为工会的机关报、职工群众的“代言人”,我们与职工和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感情。履行维护职责,为职工权益鼓与呼,是工人报的基本职责和政治任务,也是职工群众对工人报的殷切期望。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工会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始终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新闻策划的重中之重,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尽职尽责。
本报编辑部
我省实施省级产业工会机构体制调整
新闻回放:
3月21日,省总工会正式启动实施省级产业工会机构体制调整工作,保留并更名省国防工会、省教育工会、省财贸工会、省交通运输工会、省水利工会等5个产业工会委员会,整合组建省机械冶金建材工会、省能源化工地质工会、省电子信息产业工会、省科文卫体工会、省建设工会、省轻工纺织烟草工会和省金融工会等7个产业工会委员会,由省总工会直接管理。通过此次改革,省级产业工会机构设置将基本实现对全省各类支柱产业(行业)的全覆盖。
推荐理由:
这次对省级产业工会机构体制的调整不是机构的简单撤并或名称的更改,而是通过机构调整,优化产业工会组织机构,创新领导体制。12个省级产业工会的设置,既考虑了我省产业发展的实际和职工队伍构成的现状,也兼顾了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的趋势。
聚焦职工双休日缺失现象
新闻回放:
今年3月至4月份,本报组织记者对西安、宝鸡、咸阳、陕南等地的30多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在大量现实数据的基础上刊发了《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系列报道。报道通过三个部分,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目前职工普遍缺失双休日的现状。该系列报道见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多家平面及网络媒体进行了转载。
推荐理由:
省总工会在报道刊发后,就企业职工休息休假权严重缺失问题致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这份《关于切实保障企业职工休息休假权益的建议》[陕工函(2011)41号]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出台具体措施,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休息休假权益。随着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职工维护休息权的呼声越来越高,该系列报道再一次将这个问题曝光于世人面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关注职工住房问题
新闻回放:
今年8月,《陕西工人报》组织记者走访20多家企业,对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住房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大量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刊发了《让退休职工住有所居》系列报道,具体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退休职工住房问题难以解决的状况、原因及解决方案。推荐理由: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国家“十二五”期间在民生方面投入的增长,让包括退休职工在内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然而,目前一些退休职工仍面临买不起保障房的问题,保障性住房政策难以在退休职工身上全部落实,那么企业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住房难的问题将如何解决?
《让退休职工住有所居》系列报道的刊登,说出了国企退休困难职工住房难的心声,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省总确定服务职工九大行动
新闻回放:
今年5月,省总工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工会系统开展“服务职工、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九大行动的具体内容是:当好主力军群众性立功竞赛和科技创新行动,职工素质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两个普遍”行动,促进就业再就业行动,职工安全健康行动,帮扶困难职工系列行动,农民工援助行动,女职工关爱行动,职工之家建设行动。推荐理由:
通过服务职工九大行动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能更好地结合实际,将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向惠民富民、为民利民汇集凝聚,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向亲民爱民转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发挥好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提升工会系统“服务职工、创先争优”的实效,促进各级工会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和服务职工行动的全面落实,为推动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工会组织的贡献。
省总成功举办职工文艺调演
新闻回放:
今年7月1日,陕西省总工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全省职工文艺调演颁奖典礼在西安隆重举行。经过预选,共有125个节目入选决赛;经过音乐、舞蹈、曲艺小品及大合唱等四个门类七场决赛,最终决出各艺术门类一等奖46个、二等奖43个、三等奖35个。西安市总工会代表队等10支代表队现场表演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推荐理由: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举办如此大规模的职工文艺活动,既是对三年来我省职工文艺创作和表演成果的检验,更是丰富广大职工文化生活的大手笔。活动从今年2月份开展以来,得到了各市和产业工会的积极响应,38个单位报送节目达到412个,是历届我省职工文艺调演规模最大、报送单位最多和参赛职工最多的一次。而且,获奖作品形式多样,紧扣主旋律,歌颂了党的丰功伟绩,弘扬了当代工人阶级的创新精神,代表着我省职工文艺调演成果的最高水平。
全省工会开展劳务派遣工入会集中行动
新闻回放:
9月7日,全省工会组织劳务派遣工入会集中行动动员大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提出今年我省各级工会要实现全省劳务派遣企业建会率达到65%以上、劳务派遣工入会率达到80%以上的工作目标。此后,本报记者深入劳务派遣公司以及电信、联通、银行等国
企进行调查,通过系列报道集中反映了派遣工“同工不同酬”的现状。
在省总工会对派遣工投入更多关注之时,派遣工的系列报道,立体化、多角度反映了他们的生存状况。在报道宣传过程中,加强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陕西正处于经济腾飞阶段,很多大型企业处在辉煌之中,忽略了派遣工的价值,也忽视了他们心中的诉求。这次系列报道,不但能给企业当头棒喝,还为劳务派遣企业建工会、派遣工入工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全省首次评选十大杰出工人
新闻回放:
11月28日,陕西省首届十大杰出工人表彰大会在西安召开。从全省各行各业生产一线涌现出的王红林、窦铁成、田浩荣、张锋、杨峰、郑青山、赵二宝、蒲元宝、薛莹、魏延干等十名杰出工人受到省政府的隆重表彰。
推荐理由:在经济社会的大转型时期,技术工人缺乏成为一个不争的实事。对企业来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核心不仅需要工程师、科学家、某些领域的专家等尖端人才,更需要一大批技艺精湛、创新奉献的技能人才。所以,评选“杰出工人”更具有现实意义。我省这次表彰的十大杰出工人,既有多次受到表彰的先进模范,也有近年来涌现出的工人精英;既有刻苦钻研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也有艰苦岗位上的无私奉献者;既有自学成才的“土专家”,也有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他们不愧是我省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劳动光荣,工人伟大”做出了最佳的诠释,理应受到全社会尊敬。
我省表彰“十一五”劳动竞赛先进
新闻回放:今年3月25日,陕西省“十一五”劳动竞赛表彰颁奖暨“十二五”劳动竞赛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劳动竞赛委员会和工会组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和“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主题竞赛活动。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还下发了《陕西省“十二五”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陕西将组织开展5项劳动竞赛:重点工程建设立功竞赛;重点劳动竞赛;评选“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劳动竞赛示范岗(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标兵”;选树“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开展“安康杯”竞赛。
推荐理由:这是为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竞赛,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劳动竞赛委员会和工会组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和“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主题竞赛活动。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陕西举办首届职工科技节
新闻回放:
今年9月22日至9月24日,我省首届职工科技节展览会在西安盛大举行。本届职工科技节通过举办一系列科技活动、项目评比和科技展览会,全面回顾、展示和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工会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成绩和经验。据不完全统计,科技节期间全省参加各项活动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达93万多人。经过评审,共评出职工优秀发明创新成果484项、职工优秀节能减排创意成果130项,其中专利项目235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10多亿元。
推荐理由:举办职工科技节在我省尚属首次,是我省群众性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件大事,作为今后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省性职工科技交流活动,职工科技节的举办得到了全省各地、各行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它极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对于更好地调动、激发、提升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和活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加快陕西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引导广大职工为实现我省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省政府与省总召开第22次联席会议
12月12日上午,省政府与省总工会第二十二次联席会议召开。省政府各相关部门对省总工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困难国企退休人员医疗保障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关于将地方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三个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落实提议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是我省的首创,目前已延伸到市县一级。22年来,我省通过联席会议等渠道和方法,及时反映的职工呼声,都是各级工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每年省总都尽最大努力把关乎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纳入
联席会议的议题当中。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站在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认真听取工会和职工的合理诉求。针对联席会议确定事项,积极行动,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落实解决,并出台了一批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法规政策,从源头上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