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渭南市各级工会以深化立功竞赛活动为载体,以职工代表大会和工资协商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重点,以深入开展“创争”活动为平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动力,全面提高工会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工会组织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渭南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成果更加显著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新型工业化、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通过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带动、三场大赛”(
即:以建功“十一五”主题竞赛为中心
,带动工人先锋号和节能减排工作
,
开展重点工程竞赛、职工节能大赛和“双增双节竞赛”三场特色技能大赛
),
促进了全市企业良性经济循环和区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各级工会共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技术比武169场次,参与职工67563人,参赛企业占正常运转企业的97%。全市建立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单位46个,树立和评选各类创新活动典型60余人,累计岗位培训18973人次。有74户企业参与了“渭南市工人先锋号”推荐评选工作,韩城燎原煤业有限公司焦煤洗选分公司等2个单位获省级工人先锋号。市总命名和表彰了8个单位、班组为“渭南市五一巾帼标兵岗”,10名同志为“渭南市五一巾帼标兵”。开展了全国劳模推荐评选活动,薛福寅、李长宏、郭辽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开展了第二届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活动,组织召开了渭南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市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大会,张建峰等55名同志获得渭南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市上领导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颁发证书、奖牌以及每人5000元的奖金。分别在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渭南日报宣传了35名劳模的先进事迹,为22名全国劳模发放了三金,为228
名省部级离退休和部分农民劳模发放了春节慰问金,组织175名省部级劳模进行了体检。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二、切实维权,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更加突出
不断健全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举办了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工作培训班,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此项制度。树立渭南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典型10家,韩城黑猫炭黑、大荔同兴纺织有限公司、韩城燎原煤业公司3家单位获得陕西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重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召开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培训推进会,确定了26个工资集体协商示范单位,澄城、韩城、富平、蒲城等4个工资集体协商示范县。全市企业共签订集体合同2834份,签订率88%;涵盖企业2942家,涵盖率82%。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156家,签订率67%;涵盖企业2251家,涵盖率63%;其中区域性、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42份,涵盖企业216家。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2609份,覆盖2722个单位,覆盖率为92.5%。
不断深化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的建设。制定了三星级、四星级职代会的创建
标准,提出了“四条标准”(制度上墙、实施到人、落
实到位、考评可查)的规范运作方式。确定了园区、乡镇、煤炭业等20个单位作为省级区域(行业)性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试点,评选表彰了13个厂务公开职代会四星级单位,开展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互检互查工作。市总参与市商贸行业企业改制11家。全市国有、集体及其控股的企业已有430家实行了厂务公开,建制率达96%以上;校务公开建制率达98%以上;百人以上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67%;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7个。市总工会被评为“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百家之一。
以煤矿和非煤矿山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建立了适合渭南市实际的“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把竞赛与隐患排查治理,与促进企业改善安全生产环境,与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与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全市324户企业、2223
个班组、56965名职工参加了竞赛。开展了对产煤县市职工安全生产十项权利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促进了班组安全建设;联合劳动、安监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活动,参与事故处理10起;加大了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试点范围,每个县区重点抓了两个以上典型;开展了“送清凉”活动,发放了价值35万余元防暑降温物品,慰问职工2415人。通过开展以上活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有效降低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忠实履责,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不断深入
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不懈地做好帮扶救助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双节送温暖”活动。共慰问困难职工9348人,投入资金240.9万元。二是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市总举行了“金秋爱心助学”资金发放仪式,对100名困难职工子女实施了现场救助,并对10名特困职工子女给予4000
元资助。全市工会共筹集助学资金121.6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1054人,发放助学金118.6
万元。三是开展创业就业援助行动。在全市工会实施了“双十、双百、双千、双万工程”。即建立10个县级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创建10个农民工创业示范园;评选100名创业明星、创业带头人,结对帮扶100名困难职工;创业培训1000人,扶持1000
名下岗职工、农民工自主创业;免费技能培训10000
人,帮扶10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举办了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型免费招聘洽谈会,举办了失业人员、农民工计算机技能培训班,评选了韩城职中等5个培训机构为市总工会就业培训基地,评选出11名创业明星。全市工会共举办创业培训班23期,培训6595人,成功介绍实现就业4360人。四是开展了农民工援助行动。共投入资金175.49万元,援助农民工2068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3.4%。五是积极开展企业不裁员承诺活动。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吸纳各类求职者3220人。
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市树立示范达标援助中心4个,达标援助中心4个,占到72.7%。市总与市信访部门协作,将职工信访工作纳入市信访大厅,设立了职工信访窗口,负责信访工作的同志常年在市信访大厅接待信访职工。韩城市援助中心成立两年来,政府已拨款50万元,2010年投资2万元设立了“爱心超市”,首批确定60名特困职工可持卡在爱心超市每月领取50元的物品和免费捐助的衣物;在“百姓乐医药超市”购药优惠10%;在人民医院看病享受10%的住院费优惠;每月可在ABC
理发店免费理发1次。富平县编委将援助中心确定为全额事业单位。蒲城县政府在每年配套援助中心1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对工会开展的助学、送温暖等仍给予资金扶持。合阳县工会援助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名大学毕业生为专职工作人员。潼关县援助中心面对水灾,不等不靠,第一时间将救灾资金送到6户企业的200多名职工手中。
进一步加强工会维稳和防范抵御工作。召开了全市工会维稳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省委常委会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韩城市总工会、临渭区总工会、中联重科工会等3个单位做了维稳工作交流。市总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共接待来访职工512人次,处置群体上访5次,接听职工维权热线416人次,所有信访案件处置率达到100%。为四川籍5名农民工解决了拖欠工资4000
余元;及时督办了省总“关于协助处理湖北伤残农民工事宜”的函件,为9
名伤残农民工解决了221万元赔偿金。
四、夯实基础,工会组织的活力明显增强
大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建立了组建工作目标考评和月通报制度,超额完成了省总下达的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目标任务,分别比2009年增长了7.52%
和11.6%。积极实施“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
集中行动,坚持“三清”和“四必建”原则,以企业集
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商贸楼宇、集贸市场为重点区域,以出租车、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企业以及一些中小非公企业为重点单位,做到乡镇不漏村,行业不漏户,普查4318家企业,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为主要对象,有的放矢地开展建会工作,消灭建会中的盲点和空白点,推进新社会组织、社区、村等各领域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组建工会委员会1343个,工会组建率达到67%,7个市县工会召开了“集中行动”推进会,培训乡镇、企业工会干部382人次,集中全会力量,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继续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工作,规范工会联合会组织,过渡乡镇工会联合会79家,组建工会联合会29个,全市工会组织达到295家,覆盖630多个小型非公企业工会组织。深化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工作,评选表彰市级模范职工之家15个,模范职工小家10个,推荐评选省级、全国模范职工小家两个。推荐了韩城市龙门镇等十一个乡镇工会为创建省级“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新增市级职
工书屋示范点15个,97家工会组织进行会员评家议干部工作,23家非公企业工会组织直选工会主席。
五、强化自身,工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开展了“创先争优”和“三学一推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扎实、作风过硬、廉洁自律”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成功召开了市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市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配合市委组织部对个县(市)工会主席进行了考察,完成了县市区总工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坚持重点工作月通报制度,把重点工作全部纳入考评。认真做好工会信息、统计和调研工作,有6篇理论文章受到省总奖励,其中1篇获一
等奖。认真开展基层工会法人资格证登记工作,全市工会系统共登记6094家,占工会组建率的94%。开展了工会财务和经审工作竞赛活动,完成了全年经费收缴任务。对富平、蒲城、澄城等三个县和渭运集团总公司、渭南公路
管理局、市洛惠渠管理局等三个市直单位工会和市本级2009年度经费收支情况,援助中心专项资金和劳模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大力发展职工互助保险事业,参保资金实现5万余元。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总积极投入到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工作,完成了目标任务。继续开展了“创卫生城市、做文明职工”系列活动。举办了全市工会创卫演讲赛,表彰创卫演讲优秀选手14名,评选出创卫先进工会19个、优秀职工34名、优秀征文22篇,引导广大职工为创卫做贡献。2011
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也是渭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年,渭南市总工会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提升促进渭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能力,助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