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党群共建图为延安市工会工作表彰大会现场。近年来,延安市总工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党群共建”为契机,在全市各级工会开展了“三创二争一教育”
(创建模范乡镇工会、模范村级工会、十佳工会,争当优秀工会工作者、好职工,开展孝敬之心、感恩之心、同情之心、责任之心四心教育)创建活动,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健全组织、切实维权、关心职工、构建和谐、围绕经济、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全面加强了基层工会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今年以来,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创建氛围,涌现出一大批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一、创新思路,工会组织建设有新突破
一是各级党政领导能站在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高度,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为指导,全面加强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制定了专题研究工会工作例会制度,集中解决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工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二是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大胆创新工会组织体制、组织形式和组建方式,继续推广山西阳泉“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和延安市黄陵县“多措并举,全面覆盖”工作举措,加快了非公有制组织务工人员入会和工会组建步伐。通过三创活动的开展,使全市工会组织建设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化格局。目前,全市共有工会组织3517个,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工会组织863个,党政事业1833个,其中市直单位工会389个,乡镇(街道办)工会166
个。并按照区域等特点,成立了216个村级工会,全市工会组建率98%,入会率92%。全市有工会干部15017人,其中专职干部1186人,兼职干部13831人。三是通过开展“三创二争一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为了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总安排每名干部包抓13个市直基层工会,共计182个单位。在抓好面上工作的同时,又抓了36个创“十佳工会”单位,对验收达标的36个工会,授予“十佳工会”奖,每个单位奖励电脑一台。并于10月19日进行了表彰,省总张仲茜副主席参加并指导了会议,充分肯定了延安市总工会在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同时,(延市总工[2010]50
号关于开展创建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活动的通知)从2010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开展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各县区、市直各选树2个示范单位。力争三年内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创建合格率达到80%以上。
二、狠抓落实,职工维权工作有新进展
(一)深化“共同约定行动”,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2010年,把维护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政治、经济权益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在年初的工作安排上作为重点安排,并在工会的不同会议上反复强调,具体要求,在下基层调研和检查工作时作为首要工作检查督办。并会同市劳动部门多次深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根据职工投诉,专项予以解决。二是广泛开展了相关劳动法规的宣传教育。组织职
工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政策法
规,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努力做到让广大职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统计,2010年全市共发放学习宣传资料万余份,上街设点宣传1次,深入企业实地宣讲11次,直接受教育职工7.1万人次,营造了良好的依法维权氛围。三是依法帮助职工订立劳动合同。全市企业基本建立健全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在抓好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履约率上。四是县(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得到了深入开展。今年以来,县区总工会加大了在区域、行
业组建工会的力度,把签订“劳动合同”和“行业性集体合
同”作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合同”的落实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县(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建立定期协商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定期通报交流各自协调劳动关系的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五是市总积极争取创办了困难职工、农民工法律维权站,全年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目前,全市国有、集体企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8%,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
民营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77%、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1%,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1.18%以上。同时对工资集体协商进行了指导推行。
(二)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得到落实。一是通过工会干部抓点帮助,在市直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厂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在机关单位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指导帮助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职代会、政务公开制度,市级职代会建制率达85%
,非公企业建制率达46%,
各县区都确立了二个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示范点。二是各县(区)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普遍建立,根据市委文件规定,凡是国有改制企业,改制方案均由职代会和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否则该企业不能改制。对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市总工会提供上会材料,通过联席会议解决,各县区参照执行,工会工作得到了市、县区政府大力支持。三是在全市十三个县区统一要求,并在企业中施行了行业性和区域性集体合同的基础上,全力抓好“两个普遍”的实施工作。
三、扶贫帮困,困难职工帮扶力度不断加大
(一)不断加强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一是开展送温暖活动。2010年“双节”期间,市总拿出63万元慰问了421
户困难职工,其中单亲49人,每户最低1000元。在慰问活动中,市总主要领导跑遍了13个县区,慰问了261户特困职工和困难劳模。同时,认真履行“三项承诺”,对单亲、伤残、患病等特困职工1065人次,发放救助金42.1万元。8
月28日,市总召开金秋助学大会,共资助161名困难职工子女,其中孤儿3名,上学资助总额32.25万元。另外市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2010年全年共接待来访职工316人次,解决疑难问题17件,建立困难职工档案6030份,实行动态的卡式管理。对帮扶困难职工的资金,做到了收、管、用台账档案健全。组织全市县级干部还开展了“交友帮扶”活动,做到一名县级干部帮扶一名困难职工。
(二)加大了对困难职工、农民工及其子女就业培训力度。为了解决困难职工、农民工及其子女就业问题,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市总工会与延运驾校举办了三期驾驶员培训班,先后培训了3011人,仅此一项,市总给困难职工、农民工及其子女补助培训费240.8
万元。9月份,市总又资助23名特困职工子女到陕西工运学院上学。根据省总安排,3月21日在全省召开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型免费招聘洽谈会的同时,市总工会在利达职业介绍所设立分会场。经与市内企业联系,共有用工单位22个,提供就业岗位1080个,其中提供女职工就业岗位860个,前来应聘人员3011人,其中女职工2033
人,达成用工协议签约307
人,达成用工意向720人,其中女职工610人。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三)市总积极与个体私营企业协商,办起了困难职工医药超市,给困难职工发放了救助卡,每月对特困职工免费发放日常用药,对困难职工购买的药品全部按进价出售。
(四)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我们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配合劳动、企业主管部门,深入企业,不断督促检查指导企业,一是随着企业收入增加,效益提高,为职工增加工资;二是督促责令企业解决拖欠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今年还会同劳动、企改等部门深入企业为职工补发了拖欠的工资213.6万元;三是督促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
四、评优树模,创先争优工作成绩喜人
近年来,全市广大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在各自岗位上勇于奉献、不断创新、真抓实干,为延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延安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模范人物。去年是该市五年一次的劳模表彰大会年,经群众酝酿、基层推荐、组织审核,姜志东等三名同志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市委、市政府在“五一”前召开了延安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10月份召开的延安市工会工作表彰大会上,对先进工会组织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通过大力树立先进和表彰宣传,对于激励和调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并努力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配合市总工会工作表彰会,在延安日报、延安电视台分别开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创先争优、党群共建”宣传专栏,对市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工会工作者进行了宣传。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新形势、新任务也为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舞台。延安市总工会将在省总工会、延安市委的领导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推动全市工会工作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