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总工会成立60周年前夕,记者从省总相关部门了解到:在省总工会和省社科联的领导和指导下,我省工运理论研究着眼于我省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多项成果受到全总和省社科联的表彰奖励,多次被省社科联评为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紧紧围绕工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调研,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成果
据省总工会研究室主任赵正良介绍,近年来,省工运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工会实际,围绕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精心组织调查研究工作。在加强对会员单位组织、协调与指导的同时,着力抓重点课题的调研。省总几位领导分别主持参加有关重点课题的调研,亲自主持拟定调研方案和调查提纲,亲自深入职工、深入基层搞调研,形成了十多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可行性建议的比较好的调研报告。其中《关于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报告》、《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研究》、《关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关于当前职工经济权益实现状况的调查》、《关于新时期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特点、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调查》等,有的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工会评选的一、二等奖;有的在 《陕西日报》、《中国工运》、《工运研究》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有的为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为省总工会工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不少意见和建议成为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议题,促进了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全省的工会工作。
在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下,全会上下形成了高度重视工运理论研究工作并通过调查研究提升工作水平、推动重点工作的良好氛围。西安、宝鸡、汉中以及国防、煤矿、省电业等单位,每年都组织召开工运研究会年会,评选优秀调研报告和论文,有的还编辑出版优秀调研报告论文集,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本系统工运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仅最近五年来,全省各会员单位经过层层筛选,共上报省工运研究会的调研报告和论文1000余篇。
从文章内容来看,越来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越来越注重解决职工关注的民生问题,更加注重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加注重调研的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对当前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观点鲜明、材料翔实、说理透彻、对策具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推动工会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形成了研究问题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工运理论和工作创新
近年来,省总工运理论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工运理论水平、推动工作为目标,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2005年5月,针对我省非公企业发展较快、企业用工不规范、劳动关系矛盾比较多的情况,他们召开了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大型研讨会,省委常委、原省总工会主席郭永平同志在研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部分发言的同志对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2006年5月,为了贯彻全国工会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会议精神,举办了陕西省工会领导干部研讨班,郭永平同志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工会调查研究、理论研究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以往调研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的具体措施。2008年5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职工为本,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他们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研讨会,郭永平同志作了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发言,与会同志围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主题进行了热烈发言研讨。
近年来,他们还在利用社会力量来开展工运理论研究工作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2007年,省工运研究会和社科院联合完成的《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研究》,被全总评为优秀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文中第一次提到劳动关系和谐度的十项指标,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2008年他们和研究会部分特约研究员联合完成了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研究,经全总论文评审组审核通过。
目前,省工运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已发展到40余名。五年来共编辑出版《陕西工运》66期,发表工会理论探讨文章300余篇。 《陕西工运》已经成为理论研讨和指导全省工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同时还编发了约二十万字的《陕西工会优秀调研成果选编》。
本报记者郝振宇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