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略阳县城以东20多公里的秦岭腹地,有一个集采矿、选矿、运销为一体的非煤矿山企业,它就是诚信矿业公司,自2001年由原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以来,公司工会在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中积极发挥作用,特别是针对矿业生产安全隐患多、事故风险大的行业特点,坚持抓好职工安全生产,连续几年实现了工会工作和企业经营双赢的可喜局面。在这里工会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安全保护神。”
走进诚信矿业公司,在机器轰鸣的选矿车间,记者看到凡是带轮运转的机器上都装有防护罩,工人都戴着安全帽和防护手套。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这只是他们安全防护的最基本做法。其实在这个企业中,工会对职工的安全有着更深的理解:作为矿山企业,保障职工生命健康权,就是要把职工的切身利益落到实处。近年来,公司工会牢牢抓住“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个根本,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9项安全制度,并经过县级有关部门培训考核,确定了3名专职安全员、29名兼职安全员、3名安全监督员、8个安全管理小组,还成立了由19名职工组成的安委会,使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上下贯通、点面结合,夯实了工作基础。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制度管理化、规范化,工会与公司安委会每月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做出整改,并结合各车间的生产经营考核目标,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工会主席亲自抓、主管人员具体抓、车间班组安全员层层抓的安全工作运行机制。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行,从2002年起,职代会实行对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在公司每年召开的两次职代会上,每次都要审议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报告,职工代表运用合法程序对安全生产、安全保护设施、劳动保护用品、职工卫生健康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行政领导要进行议案解答。去年12月,职代会结合矿山企业的特点和企业距县城较远的实际,从紧急安全救援、保护职工生命安全的角度,向公司提出购置专用救护车的议案,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并及时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最后投资18万元购买了一辆全顺救护车。
为了让维权更有力,工会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加大力度。经公司职代会研究通过,公司授予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十项权利,即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权、安全生产监督权、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权、不安全状况停止作业权、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权、抵制违章指挥权、紧急避险权、反映举报权和投诉上告权。 ■本报记者 毛静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