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会 > 工会要闻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试题(共100题)
2008-02-27 10:05:09来源:
分享到:
  字体:【

   答题须知:
   此次知识竞赛活动由陕西省总工会和陕西工人报联合举办,省总工会宣教部负责组织陕西分赛区的组织发动、答题卡回收和判阅、评选、抽奖以及确定获奖名单。答题要求如下:
    1.本次知识竞赛的试题全部为选择题,共100题,每题均有A、B、C三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正确答案,请答题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圆圈涂黑即可。
    2.每人限答一份答题卡。通过订阅陕西工人报参加答题。
    3.各市、产业工会须采取集订分送的形式在省总工会宣教部通过传真统一征订刊登知识竞赛试题的陕西工人报(每份0.5元)及试题答案参考书《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百题问答》(每本10元)联系人:梁仁义、张小丰 联系电话:029-87329839 传真:029-87340231(请注明邮编、地址、联系人姓名、手机)。
    4.答题卡一律邮寄至省总工会宣教部(邮编:710003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389号)。
    5.陕西分赛区知识竞赛答题的截止时间为2008年4月10日。
   

     1.十七大报告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______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
    A.重要阶段 B.关键阶段
    C.初级阶段
    2.十七大报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______。
    A.行动方向 B.行动指南
    C.行动纲领
    3.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______,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A.社会主义 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
    4.____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
    5.____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改革开放 B.科学发展
    C.社会和谐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______的旗帜。
    A.团结奋斗 B.团结协作
    C.艰苦奋斗
    7.____、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经济发展 B.科学发展
    C.政治文明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____所在。
    A.根本利益 B.基本利益
    C.长远利益
    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_______理论体系。
    A.邓小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三个代表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_________,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C.社会主义文明社会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_______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A.邓小平理论 B.马克思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12.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______。
    A.社会进步 B.社会主义
    C.社会文明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_______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C.科学发展观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____。
    A.最新成果 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15.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_____。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马克思主义
    16.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衡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____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
    A.百分之十 B.百分之九
    C.百分之八
    17.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______历史新时期。
    A.社会改革 B.改革开放
    C.经济开放
    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人的面貌发生了______变化。
    A.连续性 B.阶段性 C.历史性
    19.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_____。
    A.改革开放 B.经济改革
    C.企业改革
    20.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______。
    A.经济增长 B.快速发展
    C.社会文明
    21.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______。
    A.与时俱进 B.团结奋斗
    C.科学发展
    2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A.关键之路 B.重要之路
    C.必由之路
    23.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_____没有出路。
    A.停顿和倒退 B.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C.观望和等待
    24.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________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A.生机活力 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C.创新能力
    25.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________。
    A.科学发展观 B.协调发展观
    C.和谐发展观
    26.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______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A.初级阶段 B.发展阶段
    C.完善阶段
    27.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______提出来的。
    A.发展条件 B.发展趋势
    C.发展要求
    28.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______,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A.指导思想 B.战略方针
    C.指导方针
    29.科学发展观的_______是发展。
    A.第一要义 B.第一要求
    C.第一要点
    30.科学发展观的_______是以人为本。
    A.重心 B.中心 C.核心
    31.科学发展观的______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A.根本要求 B.基本要求
    C.重点要求
    32.科学发展观的_______是统筹兼顾。
    A.根本方法 B.重要方法
    C.主要方法
    3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 “一个中心、_______”的基本路线。
    A.一个基本点 B.两个基本点
    C.三个基本点
    3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______的政治保证。
    A.科学发展 B.经济发展
    C.社会发展
    35.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经济发展 B.社会稳定
    C.社会和谐
    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_______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A.长期重要 B.长期历史
    C.重要历史
    37.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_____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A.改革决策 B.经济决策
    C.政治决策
    38.实现社会______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A.公平平等 B.公平正义
    C.公开公平
    39.增强发展______,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A.协调性 B.持续性 C.稳定性
    40.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______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十七大对我国政治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A.人民生活 B.人民权力
    C.人民权益
    41.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______,是十七大对我国文化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A.文化素质 B.文明素质
    C.道德素质
    4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______人民生活,是十七大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A.全面改善 B.基本改善
    C.全面提高
    4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______,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A.中心 B.重心 C.核心
    44.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______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A.自主创新 B.自主建设
    C.自我发展
    45.加快转变______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A.社会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发展
    46.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________,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A.基本方针 B.基本国策
    C.基本策略
    47.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________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A.环保节能型 B.生态友好型
    C.环境友好型
    48.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_____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A.公共服务 B.政府服务
    C.社会服务
    49.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_____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发展。
    A.沿海地区 B.发达地区
    C.东部地区
    50.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_____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A.平等保护 B.全面保护
    C.重点保护
    5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______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A.政治民主 B.民主政治
    C.人民民主
    5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______,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A.根本 B.基础 C.重点
    53.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______。
    A.本质和核心 B.基础和核心
    C.本质和基础
    54.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______监督权。
    A.管理权、表达权
    B.参与权、表达权
    C.参与权、表决权
    55.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_______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A.最有效、最直接
    B.最直接、最重要
    C.最有效、最广泛
    56.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______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A.民主管理 B.集体协商
    C.民主监督
    57.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_____。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基本策略 B.基本要素
    C.基本要求
    58.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_____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A.综合实力 B.综合国力
    C.综合能力
    59.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______。
    A.经济实力 B.文化软实力
    C.竞争能力
    60.社会主义_______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核心理论体系 B.核心价值体系
    C.核心文化体系
    61.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_______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创新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2.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_______、时代特色。
    A.理论特色 B.民族特色
    C.文化特色
    63.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_______。
    A.大众化 B.通俗化 C.平民化
    6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_______的不竭动力。
    A.团结奋进 B.团结进步
    C.团结奋斗
    65.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____,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A.相融合 B.相呼应 C.相协调
    66.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_______的必由之路。
    A.发展文化 B.复兴文化
    C.繁荣文化
    67.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_____、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A.劳有所获、病有所医
    B.劳有所得、病有所养
    C.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68.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_____的重要基础。
    A.社会平等 B.社会和谐
    C.社会公平
    69.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______带动就业。
    A.出口 B.创业 C.消费
    70.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_______,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A.就业机制 B.就业指导
    C.就业培训
    71.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_______。
    A.服务者 B.创业者 C.教育者
    72.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______的制度。
    A.参与生产 B.参与管理
    C.参与分配
    7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_____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效率和公平 B.公平和贡献
    C.效率和贡献
    74.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______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公共服务 B.社会管理
    C.劳动报酬
    75.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_______。
    A.支付保障机制 B.支付机制
    C.保障机制
    76.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______收入。
    A.资产性 B.资本性 C.财产性
    77.加快建立覆盖_____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A.城市居民 B.城乡居民
    C.城镇居民
    78.社会保障是_______的重要保证。
    A.社会繁荣 B.社会进步
    C.社会安定
    79.建立基本_______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A.免费医疗 B.医疗卫生
    `C.医疗保障
    80.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_______,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A.共同心愿 B.共同理想
    C.共同期待
    81.最大限度激发社会______,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A.创造效率 B.创造活力
    C.创造激情
    82.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_______机制。
    A.群众权力 B.群众利益
    C.群众权益
    83.完善国家_____,健全国家安全体系,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A.安全保卫 B.安全防御
    C.安全战略
    84.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_______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A.统筹 B.协调 C.兼顾
    85.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_____。
    A.政治利益B.根本利益
    C.经济利益
    86.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______我们的共同家园。
    A.建设好、发展好 B.维护好、建设好
    C.维护好、发展好
    87.和平与发展仍然是________,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A.时代课题 B.时代选题
    C.时代主题
    88.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______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A.和平发展B.繁荣昌盛
    C.文明进步
    89.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______。
    A.必然选择 B.战略抉择
    C.重要决定
    90.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______。
    A.重心 B.中心 C.核心
    91.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_____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A.改革创新 B.与时俱进
    C.改革开放
    92.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______各方面创新。
    A.领导 B.引领 C.指引
    93.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______、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A.信仰者 B.拥护者 C.支持者
    94.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_______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A.执行能力 B.执政能力
    C.管理能力
    95.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民主______社会和谐。
    A.促进 B.推动 C.带动
    96.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______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A.组织选拔 B.间接选举
    C.直接选举
    97.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________,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
    A.生命所系、根基所在
    B.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C.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98.中国共产党的______,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A.性质和要求 B.性质和宗旨
    C.目标和宗旨
    99.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______,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A.生死存亡 B.建设发展
    C.发展壮大
    100.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_____,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同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A.继续和传承 B.沿续和发展
    C.继承和发展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