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春
八十岁的谦诚老人是我的忘年交,博学多闻的他总爱和我闲谈,我也得以从他口中知晓平利县城诸多逸闻趣事。
他说大什字黄家寡子看似凶煞,实则卖水为生、公道正直;“一二一”因婚姻变故疯癫,常年踏步取暖得名;男身“王女儿”智力有问题却嘴甜,红白事里专干脏累活;卖花老胡养花不济,跳舞倒成主业,成了街边“舞魔”。这些鲜活的市井人物,都被老爷子讲得活灵活现。
更有意思的是他口中的平利城关“四不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流传的民谣里,东门到西门有四个奇人:穷人像富人,是赵家老大打肿脸充胖子的虚伪;富人像穷人,是钱马客财不外露的自保;男人像女人,是缺衣少食、力不从心的窘迫;女人像男人,是开店谋生、免受欺负的无奈。老爷子还能从中挖出社会根源,让我格外佩服,而他常挂在嘴边的“还是现在好啊”,满是对当下的知足。
一日,老人来访,说想把“四不像”写下来,若能加个“中”凑成“五不像”便更好。我灵光一闪,向他推介:“有位老人八十岁年龄,五十岁身板,三十岁举止,十几岁心态,吹拉弹唱、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书画获过市级以上奖励,船灯制作堪称一绝,还举办过两次个人书画展。他九子中独活,四次躲过死神,人生跌宕却童心未泯,这算不算一奇?”
老人愣了片刻,突然指着自己鼻尖:“你说的是我呀!”我笑着点头:“你就是第五不像——老人不像老人,雅号‘耄耋少年’再合适不过!”老人对这个称呼格外认可。
这“耄耋少年”确实名不虚传:他会把和年轻女子跳舞的视频发上网,对着“宝刀未老”的留言乐呵呵回复;还曾愤愤不平地诉苦,说协会活动不愿接纳他,扬言要写保证书自担责任。前阵子,他又计划把平利趣闻拍成抖音,亲自出镜讲述,扬言要拍一百集当网络红人。
“五一”前夕,老人微信告知我已拍好二十集,还特意叮嘱“别祝我长命百岁”。我懂他的心思,早年他讲过的冷笑话里,九十九岁老人反感“长命百岁”的祝福,怕被误解只剩一年可活。于是我回复他“健康快乐,永葆青春”,这八个字比传统贺词更合他心意。
此刻,我仿佛已听到他浑厚的歌声:“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位永葆童心的“耄耋少年”,正用热爱与活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晚年。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