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
11月17日,随着寒潮来袭,渭南市富平县迎来大幅降温。在城区多个工会爱心驿站里,热饮供应不断、取暖设备全开,一杯杯驱寒的姜茶递到手中,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暖意中舒展。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享受热饮、充电、歇脚等服务,成为街头一道温暖的风景。
富平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工会的温暖正持续传递。从技能培训课堂到竞赛比武擂台,从星罗棋布的爱心驿站到愈加完善的服务矩阵,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生根,让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汇聚起奋发进取的澎湃动能。
“我们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平台赋能、阵地聚心、服务暖心,不断擦亮‘工’字服务品牌,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张三放表示。
搭建“成长梯” 铺就“成才路”
技能是职工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县域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富平县总工会聚焦产业所需、职工所盼,建立“培训+大赛+激励”机制,通过组织培训、技能竞赛和榜样选树等形式,为职工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
“此次参赛,我收获了知识、技能和友谊。我要把比赛所学所悟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技术、更温暖的关怀去服务每一位长者,努力为他们点亮晚年生活的光芒。”日前,在富平县“一老一小”职业技能竞赛现场,养老护理员赵小燕分享着参赛感受。
在富平县,越来越多像赵小燕一样的职工,在工会搭建的舞台上精进技艺、实现价值。近年来,富平县总工会聚焦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开展农机手业务技能培训、柿子削皮技能竞赛、“一老一小”职业技能竞赛等特色培训与赛事活动,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服务质量提升。
以赛练兵夯实技能根基,奖励激励也要同步跟上。富平县总工会出首届12名“频阳工匠”,涵盖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传统工艺等多个领域,为优秀技能人才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和政策支持,切实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营造尊重技能、崇尚实干的浓厚氛围。通过典型引路、政策倾斜和荣誉激励,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本领、比贡献的热情。
构筑“暖心港” 织密“服务网”
职工在哪里,工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富平县总工会依托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职工书屋、司机之家等阵地,构建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服务网络,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以前跑车累了只能在路边歇会儿,现在有了司机之家,能洗热水澡、睡安稳觉,太贴心了。”在富平县“柿柿红”司机之家,货车司机王师傅连连称赞。
这个集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柿柿红”司机之家暨工会爱心驿站,由富平县总工会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县交通运输局精心打造而成。站点依托铭宸充电站建设,紧邻108国道、高速出口,过往车辆多、辐射范围广。
同时,站点内设有休息区、淋浴间、洗衣房和阅读角,室内大屏循环播放工会政策、县情介绍和产业宣传等视频,并融入富平“柿子之乡”文化特色,让司机在奔波之余感受城市温度。该站点建成投用后,日均接待司机数百人,成为富平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目前,我们已建成22个怀德驿站、14个工会爱心驿站、5个全国职工书屋、1个农机手职工之家、5个省级母婴关爱室,并按省级标准打造了1个司机之家。”张三放介绍。“小驿站”发挥“大作用”,这些遍布城乡、温馨便捷的站点,正将工会的关怀精准送达每一位劳动者身边。
点亮“幸福灯” 激发“内生力”
职工心之所想,便是工会行之所向。富平县总工会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发力,用周到细致的服务点亮职工“幸福灯”,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农耕作业发票给咱减免税费,一年能省下几千元呢,农机手联合工会真给我们帮了大忙。”富平县流曲镇农业机械驾驶员孙小将高兴地说。
今年年初,富平县农业机械驾驶员联合工会与税务部门主动对接,针对农机作业服务特点,梳理并精准推送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如农机社会化服务耕作机手个人代开税票减免优惠等,打通惠农政策“最后一公里”。
同时,为农机手群体提供便捷办税渠道,降低合规成本,切实享受政策红利,激发农机手自主经营活力。今年以来已为农机手减免税费达11.62万元,《富平县筑牢农机手‘暖心之家’破解新业态保障难题》也入选陕西工会二季度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除了真金白银的实惠,还有贴心入微的保障。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方面,富平县总工会将“移动体检车”开到集中入会仪式现场,切实把健康关怀送到一线。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赠送职工互助保障人身意外险,为他们筑起坚实的风险防护屏障。
“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供给,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用高效的赋能平台、完善的阵地网络、精准的帮扶举措,让更多劳动者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与力量。”张三放表示。
记者手记
从解决喝水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到推动政策红利落地、打造技能提升平台,富平县总工会不断延伸服务链条,用一件件民生实事诠释着“工会温度”。这背后,是基层工会组织对职工需求的敏锐捕捉和快速响应,是对劳动者尊严与价值的深层关照。通过构建多元化、广覆盖的服务体系,该县总工会正推动服务向更深层次拓展,把资源下沉到劳动者最需要的地方,让每一项举措都成为激发奋斗热情的催化剂。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