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端午时节即将来临之际,在镇安县城的大街小巷,一串串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荷包纷纷亮相。以十二生肖、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为主题的制作精巧、栩栩如生的荷包整齐摆放,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观赏、选购,街头巷尾呈现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端午节佩戴香囊是中国人的古老习俗。农历的五月被视为“毒月”,而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当天则是“毒日”。古时候人们觉得在这一天最容易被邪物侵袭,特别是体弱的老人、儿童和妇女。于是人们就把有驱邪作用的各种香草填充成香囊,佩戴在身上,祈福纳祥,趋吉避凶。到了今天,人们对荷包的钟爱由以前的迷信色彩转变为对一件件精美工艺品的欣赏。
荷包又叫香囊、香袋、香包等,镇安乡下人还把它称“香猴娃”。用五色丝线缠成,或用碎布缝制,内装白芷、苍术、芩草、甘松等具有芳香气味且含有大量挥发油的中草药,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荷包也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
5月23日,笔者在镇安县中心广场看到,摊主郑女士一边向顾客介绍香包,一边帮顾客挑选。造型各异的香包吸引了不少顾客。“我卖香包十几年了,今年是蛇年,以蛇为元素制作的香包,很受大家欢迎。”郑女士说。
“我带着孩子来城里准备配副眼镜,正好路过南新街看到一串串香包,顺便买了个‘金蛇纳福’的香包挂件,特别喜庆,感觉挺好看的,孩子特别喜欢。”刘女士说。
镇安县荷包品类繁多,个个都做得精致鲜艳,活灵活现,有吉祥如意,祝愿祈福,禳灾避邪,祛病保平安之意,生动地展示了勤劳的镇安妇女的淳朴和心灵手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匡培印 辛恒卫)
责任编辑:陈沐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