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双腿髋关节坏死,她却微笑面对生活,默默坚持做义工;
天生一副好嗓子,她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唱歌,给他们带来欢乐和心灵的抚慰;
下岗后,她和丈夫靠打工养家糊口。她省吃俭用,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上万余元;
她是心地善良的三级残障女士,把业余时间都献给了公益事业。她是志愿者的带头人,她是“好人之城”——家乡铜川的百灵鸟。

歌声慰藉孤儿、老人的心
面含微笑,眼神清澈,今年57岁的孙振荣是铜川市联运总公司的下岗女职工,先天性双腿髋关节坏死,三级残疾,2004年下岗。
孙振荣的娘家在基建公司后山公房。母亲为人和善,有时会给贫困的左邻右舍送些食物、面粉。在母亲的影响下,孙振荣也生就了一副同情弱者、助人为乐的侠义心肠。
1996年,孙振荣加入铜川市雷锋爱心景区志愿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跟随“中国好人”、队长李汶静到药王山、香山、牡丹园等地做义工,捡拾地面、河道的塑料袋、烟头、纸屑等废弃物。
2020年,孙振荣加入铜川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雷锋爱心志愿一支队,任副队长。孙振荣一边在家照料公婆,一边跟随“陕西好人”、队长于兰云到社区、乡村、街头巷尾打扫卫生,发放政策传单。在华天广场,冬青树丛里经常发现有游客扔弃的盛着剩饭菜的塑料袋,汤水从破损的袋子里流出来,馊味难闻,很难打扫。她不嫌脏臭,带头认真清理。
孙振荣自幼喜欢唱歌,天生一副好嗓子。2014年,她组建了凡星艺术团,到社区、学校、养老院、武警支队等地义务演出。她最爱唱的歌曲是《我爱你中国》《天路》《好日子》。这些歌曲旋律优美动听,为观众带来喜庆和欢乐。
捐款、捐物万余元
孙振荣做公益,不但付出人力和时间,还力所能及地捐款捐物。
孙振荣先后到王益区川口如亲,新区双缘、颐念堂等养老院打扫卫生,为老人包饺子吃。每次看望、慰问重点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她总是慷慨解囊,为这些人买纯奶、鸡蛋、水果、点心等食品。
于2015年成立的铜川兰孔雀葫芦丝艺术团,经常为群众义务演出。看到该团没有演出服装,2019年,孙振荣花了730元购买了9套演出服,捐了500元钱。她还购买了38本文艺书籍捐赠给了铜川市王家河公益乡村文学小院,供读者阅览。
家住王益区桃园小区的毕爱莲今年62岁,患乳腺癌,四级伤残,丈夫去世后独自生活。孙振荣经常到毕爱莲家里,给她买点心、洗衣服、做饭。毕爱莲住院后,孙振荣先后捐赠4200元,鼓励她与病魔做斗争,早日康复。
2008年5·12汶川地震、2021年7·20河南特大暴雨、2024年7·16宝鸡暴雨……遇到重大灾难,孙振荣都会捐款一二百元。三十年来,她扶危济困总计捐款捐物上万余元。
孙振荣的家并不富裕。丈夫张红东无业,打工为生,没有稳定收入,孙振荣偶尔打零工补贴家用。做公益捐款捐物,都是她省吃俭用出来的钱。
疫情突袭!坚持公益
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三年疫情,令孙振荣刻骨铭心。
2021年冬季,气温寒冷,天空下着鹅毛大雪,孙振荣带领志愿者给居民做核酸,扫码。人手不足,她一个人顶两个人。
孙振荣在喜正广场做义工,雪水加汗水,棉袄都湿透了,脚部被冻伤。家里人劝她休息几天,可是想到艰巨的防疫任务,第二天她仍早早起床,一瘸一拐地出门坚持去做志愿服务。
小区封闭时,孙振荣在三楼看到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泪眼婆娑。问她怎么了?女孩说自己的母亲在外地,家里没有食物吃了。孙振荣听罢转身上五楼家里给女孩装了一袋够吃几天的鸡蛋、馍、豆腐乳等。安慰她不要害怕,国家肯定要管大家的。女孩感激地要回家里取瓶装蜂蜜答谢她,被她婉拒。
疫情严峻时期,人人谈虎色变。孙振荣冒着生死危险做公益,受到了雷锋志愿总队的表彰。
有人问孙振荣为什么做公益?她回答:做公益可以让家乡铜川的环境更美丽,让儿童、老人、残障人得到温暖和快乐,让困难群众获得帮助!
谈起愿望,质朴的她说,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把爱传递下去,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做公益。期望大家都争当“铜川好人”,好人越多越好,也给铜川争了光!(黄志)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