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压舱”为稳产“托底”
日期:2025-09-19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健博

  9月15日,志丹县双河镇向阳沟村的双184油井旁,两台压裂机组轰鸣声不断。志丹采油厂朱家湾采油队技术员李连刚身着红色工装,头戴安全帽,正专注实施压裂作业。

  从精细注水到老井措施,再到关停井恢复,一系列举措让17300口老井持续释放新动能,撑起全厂92%的产量份额。

  “精细注水的核心是‘一区一策’。”在志丹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所,一级工程师王成龙指着区块分布图解释道,全厂将5个区块、14个开发单元、29个井区细分为完善注水控制、建立有效压力驱替、提高单井产量、稳油控水四类。

  通过这套精细的注水策略,志丹采油厂注水面积达到延长石油全公司第一,占比达96.4%,水驱控制程度从53%升至近70%,自然递减率从2016年的12%降至现在的8.6%。“‘十三五’以来,新建、扩建注水站21座,新增注水井1642口。地层‘喝饱水’,老井才能稳产。”志丹采油厂高级工程师王海洲说。

  在老井提效方面,主力开发层是关键。“每天得盯着长6层压力参数,确保单井稳增1吨油。”在朱家湾压裂平台上,技术员刘强调整双184井压裂施工参数。作为主力开发层,长6层年产量155万吨,厂里不断优化工艺,让主力层持续发力。

  面对零散的浅层资源,浅层开发团队通过地质再认识找出了370个遗漏油层。王成龙说:“浅层不用压裂,单井年增油300吨以上,成本才250元/吨,特别划算!”

  新区评价也有老井措施“帮忙”,每年30-40口老井被用于新层系评价。一级工程师郭浩在工作笔记上写道:“以前靠探井摸情况,现在老井先‘探路’,新区达产更有底。”

  关停井恢复则让“沉睡产能”重焕生机。“这口井以前不上液,躺了3年,通过完善井网,地层能量得到恢复,现在每天稳产2吨多。”在永752-1关停井旁,永152采油站采油工王建荣检查着管线,语气里满是自豪。

  “不用新打井,修修就能产,既省成本又节能源。”李连刚凑过来,手里还拿着维修记录表,“这几年光这类井就恢复了几十口,相当于多了一片‘小油田’。”

  正如志丹采油厂党委书记薛涛所说:“老井是稳产的‘压舱石’,把它们管好了,中长期稳产就有了底气!”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