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油打开增产之门
日期:2025-09-19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从自主科研蹒跚起步到摘得省级科技大奖,我们蹚出了一条超低渗透油藏、致密油、页岩油开发的创新之路。”志丹采油厂总工程师张创言语中满是自豪。作为延长石油油田公司最早探索自主科研的采油单位,志丹采油厂近年来以机制创新激活动能,用技术突破破解难题,在科技兴油的道路上收获颇丰。

  谈及创新根基,张创表示,机制改革起到了核心作用。“2020年我们就确立了‘自立自强’导向,让科研接地气、解难题。”他介绍,截至目前,采油厂累计实施自主科研项目83项,其中59项结题为生产提供定制化方案。更值得一提的是“揭榜挂帅”机制的落地,打破了身份层级限制,让真正有能力、有思路的科技人员走上项目负责人岗位,让8个项目找到最合适的攻关带头人。

  “谁有本事谁揭榜,科研人员的劲头彻底被调动起来了。”汪立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现如今,他已成长为烟雾峁页岩油开发方案负责人。

  对外合作则为创新注入外源动力。张创坦言,科技兴油没有现成答案,必须借智登高。“十四五”以来,志丹采油厂与石油行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42项外协合作,25项成果已投入应用,成功将外部智力资源转化为油田开发的“技术引擎”。

  志丹采油厂与西安石油大学联合攻关的《致密砂岩油藏持续高效开发关键理论技术创新及应用》,一举摘得2023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就是‘产学研用’协同的力量,把外部智慧变成了开发实效。”张创说。

  技术突破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生产现场。张创介绍:“我们研发的大斜度井高效开发关键技术,让低效区变成了增产点。”这项成果不仅成为近三年集团内为数不多的由三级单位牵头获得的一等奖,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志丹方案”。

  在张创看来,成果转化与人才培育同样关键。“十三五”以来,志丹采油厂科研人员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2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7项,技术创新能力与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作为油田公司第一家实行“双序列”职级评定的单位,志丹采油厂累计评聘一级工程师5人、二级工程师30人、三级工程师30人,打通一线职工晋升通道。职称晋升方面,4人成功晋升正高级工程师、58人获评高级工程师,人才的成长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展望未来,张创目光坚定地说:“非常规油气开发、老油田挖潜是新战场,我们会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油气产量稳定增长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