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促销与品质消费成新风向 ——陕西“双十一”消费微观察
日期:2025-11-12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11月8日,西安市民林茹在直播间轻点几下,便成功下单了周至猕猴桃和陕北小米,短短两日便收到了产地直发的新鲜货品。“如今双十一购物省心多了,优惠实在,物流更快!”她的体验正是今年陕西“双十一”消费市场显著变化的缩影:告别繁琐计算,回归购物本质。

  今年“双十一”,促销规则的简化和促销周期的延长是提升消费体验的两大引擎。天猫、京东等主流平台普遍推行“官方立减”和“一件直降”,让消费者免去“烧脑”计算。同时,大促周期从“单日狂欢”向前延伸至10月初,巧妙衔接国庆假期,形成长达月余的“购物季”。这既缓解了供应链压力,也给了消费者更充裕的决策时间,使消费行为更趋理性。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与大促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特别是家电市场,具有AI语音、远程控制功能的智能家电销量增长显著。消费者可同时享受国家补贴、平台补贴和厂家补贴,实现“三惠合一”,轻松完成家居换新。

  “本来‘双11’没打算买什么,但听说用政府以旧换新补贴购买家电会更划算,我就想着把家里的冰箱换了。”西安市民张鹏说。最终,在京东平台上,张鹏享受到三重优惠,一台原价9990元的松下法式多门冰箱,到手价不到7000元。“一下子省下近3000元,太香了!”他高兴地说。

  直播电商已成为点燃陕西消费热情的“主引擎”。在千万粉丝博主“陕西老乔”的直播间,蒸包子的香气仿佛能穿透屏幕,引来粉丝刷屏点赞。

  “陕西老乔”从拍摄陕西美食教学视频起步,如今通过“溯源直播”深入果园、工厂,将擀面皮、兴平辣子面等数十种“陕字号”特产卖向全国,甚至创下宝鸡擀面皮单品需三个工厂备货的纪录。这类充满“烟火气”的直播不仅带动线上销售,也通过线上领券、到店核销等方式为线下引流,实现了线上线下共赢。而物流保障是消费体验的坚实后盾。为应对高峰,陕西顺丰等企业提前部署,运力和人力均有显著增长,确保包裹高效送达。

  陕西本地特色产品在此次“双十一”中表现亮眼。周至猕猴桃、洛川苹果、咸阳茯茶、宝鸡擀面皮等农特产品通过网络走向全国。在“陕西老乔”等本土网红带动下,“农文商旅”融合模式成功破解了部分产业规模化难题,让“陕味”飘香四方。同时,陕西跨境电商也将本地特色美食和文化工艺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消费市场也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数据显示,陕西“00后”是数码3C产品的消费主力,偏爱智能手环、键盘等;“80后”则更顾家,育儿产品购买占比高;而“银发族”则格外关注自身健康与生活品质,血糖仪、智能家居用品等是他们的偏好品类。对应的,功能性家电家居如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等品类成交额增速显著,反映出消费向品质化和实用性的升级。

  面对“双十一”的新变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董建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消费者要把握补贴时机,充分利用好“以旧换新”等政策,在大促期间集中升级家电等大件商品,享受多重补贴优惠。他同时提醒:理性看待直播,直播购物时,可被优惠吸引,但勿被氛围冲昏头脑。提前比对不同平台价格,利用好直播间优惠券,按需购买。善用简单规则,优先选择“官方立减”等直接降价活动,简化决策,节省时间。

责任编辑:王何军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