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一线风采 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
2014-04-29 09:18:15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9日

 赵洪璋
 
                                                                                                                             赵洪璋(中)与助手在田间搞科研
赵洪璋(1918-1994年),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他重视性状形成与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的相互关系,在育种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以精取胜的选择技术,先后育成以“碧蚂1号”、“丰产3号”和“矮丰3号”为代表的几批优良小麦品种,其中“碧蚂1号”年最大种植面积达9000万亩,“矮丰3号”的育成推动了矮化育种的发展,为中国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与农民兄弟交朋友“马上就到。”电话里传来急促的呼吸声。
不一会,就看到一位步履匆匆的老人向我们招手。“你们好,我是宋哲民。”这位老人就是赵洪璋的学生、助手,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副主任宋哲民。
在简单交流后,宋哲民带领我们来到昆虫博物馆讲述、回忆他的恩师赵洪璋。记者在感知这奇妙昆虫世界的同时,了解了赵洪璋朴实严谨的一生。
“上世纪80年代,国家没有专门的小麦科研经费,科研条件和现在比就是天壤之别,我们都是在学校的田地里搞科研。在‘丰产3号’的选育过程中,赵老
师带着我们骑着自行车,从杨陵途经武功、兴平、咸阳、礼泉和乾县,考察多点试验的情况,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和当地农民交朋友,一起在田埂上席地而坐屈膝长谈。”宋哲民说到这里,眼中流露出对恩师的敬仰之情。
赵洪璋说过,农民朋友就是我的老师,有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在“碧蚂1号”试种中,赵洪璋经常向农民兄弟请教种植技术,一起种试验田。“碧蚂1号”1948年育成,1950年大面积推广,是当时黄河中下游主要麦区种植面积最大、最主要的品种。全国年种植面积最高达9000余万亩,创下我国一个品种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
厨房轶事“关于‘碧蚂1号’,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宋哲民回忆道:
“当年我、赵老师、光
明日报记者三个人去延安参加小麦育种学术研讨会,中午到了洛川,很多人挤在一个小餐馆手拿介绍信排队吃饭。这位记者就去餐馆的厨房找到厨师问他,你知道‘碧蚂1号’吗?厨师听了说知道啊!我们吃的粮食就是‘碧蚂1号’打出来的,这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好的收成。那位记者接着道,现在培育‘碧蚂1号’的老师就在外面,你说我们能不能吃上这顿饭?厨师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勺子,出来把我们一行人请到了厨房,拉着赵老师的手不放……”
“1951年暑假,我哥从学校带回十几斤‘碧蚂1号’小麦新品种,说是赵洪璋教授培育的。家里将它种了一亩地,第二年就收了近三百斤小麦,比其它地多收四五十斤。”赵洪璋的另一位学生贺普霄回忆说:“那时我上初中,因家里无劳力就停学回家种地。那几年每年清明过后,常有寒流霜冻,导致小麦减产。当时我就想,如果自己以后有机会上大学的话,一定要上西北农学院,跟赵洪璋教授学习,培育出一种既适宜于旱塬生长,也能抗‘黑霜’的小麦新品种,让全国农民有细粮吃,娃娃上学能背上白面蒸馍和锅盔。”

农民要的不是小汽车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夏季比较干旱,很多地方粮食减产。一次,赵洪璋在四号教学楼西边的马路上碰见贺普霄后,突然就问他:“普霄,你说这几年农业丰收靠什么?”
贺普霄不假思索地说:“赵老师,您是有意考我吧?报纸、广播和电视不是天天都说‘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赵洪璋紧接着又问:“还靠什么?”
贺普霄笑着说道:“那只能由您这位权威来回答了。”
赵洪璋直截了当地说:“还要靠老天。对农业来说,有时老天起的作用更大,搞农业的不靠老天不行,你们搞畜牧的不靠老天也不行。这几年农业丰收除了政策、科学外,还有老天睁眼,风调雨顺。”
赵洪璋的“还要靠老天”的一番话,对贺普霄来说记忆深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闻媒体将“超大穗”小麦吹得神乎其神,贺普霄见到赵洪璋便向他请教:“超大穗小麦到底怎么样?听说还给育种者奖了一辆小汽车。”
赵洪璋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普霄,你要记住,得奖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好东西不一定能得奖,农民要的是好种子而不是小汽车。”
“这句话使我豁然开朗。事实证明,赵老师这几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据说,‘超大穗’就因赵老师没有‘手下留情’才使陕西小麦育种没有步入歧途。”
“小麦就是我的命”一生与小麦育种结缘的赵洪璋,从小麦下种、扶苗、收获直至考种他都亲力亲为,几十年如一日,没有节假日,整天泡在试验田中。有时遇上狂风或滂沱大雨,别人往家跑,他却往地里跑,冒着狂风大雨观察小麦倒伏情况。他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不管春夏秋冬下雨刮风,试验田的第一个脚印一定是赵洪璋的。”
“当时我们就跟着赵老师,那么大的雨,站在田间观察小麦的倒伏情况,现在这种场景根本就见不到喽。”宋哲民笑着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大雨倾盆的午后。
赵洪璋有一个小小的习惯:出差临行前最后一件事就是看一遍试验材料。回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赶往试验地捕捉新情况。
赵洪璋的爱人关锦华打趣说:“你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小麦。”他也风趣地回答:“就这一个小麦也没搞好。”
赵洪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小麦就是我的命。”1988年赵洪璋因病在宝鸡住院,宝鸡市委书记看望他时提出在宝鸡送他一套房子,他说:“我一个搞小麦的,住在城市怎么搞,一天不见小麦,我就不能安宁。”
直到1993年国庆节,赵洪璋还坚持在地里播种,二儿子跑到地里找他吃饭,也被他拉着做帮手。病逝前几天,赵洪璋还分别找了小麦研究室的同志谈话,讲解育种学术问题,商量等春节过后天气稍暖,就要到附近的县市去了解小麦生长情况。
德业永存赵洪璋一生严于律己,经费一点一滴都要用在科研上,没有为自己买过一分钱的东西。数十年来,无数的公函和复信都是自己掏腰包,所得的小麦良种推广收入,他全部充作试验费,以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
对自己,赵洪璋更是严格要求,一辈子没穿过什么好衣服,出外开会、办事的家当就是为出国特意做的一件大衣和中山装。穿在身上的毛衣磨出两个大洞,他也不添置新的。十几年来,他到附近县市出差,没有报过一分钱的出差费,连省上奖励的自行车都提供给小麦研究室用。
赵洪璋经常说:“人做几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做坏事。”他经常劝周围的同事:“把一切看开,什么名誉地位完全是空的,只有德业永存。”
赵洪璋最后留给子女的是装满各种任职、聘书、奖章和荣誉证的一个皮箱……这些都是他平凡而伟大一生的历史见证,也是他留给学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见习记者杨希实习生陆璐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