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挣了十几万被索赔8000万?一些大学生被困直播间
2024-05-26 10:43:07来源:华商网
分享到:
  字体:【

 “(在直播间里)跳跳舞,钱就来了,不用问爸妈要生活费,那时候我觉得一切都很美好。”直到公会和平台给自己扣上“未满足合同约定”的帽子,背上两场官司,遭平台索赔8000万,安徽某高校大学生罗莉才跌回现实……

  曾为MCN机构(专门为网络视频创作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提供法务咨询服务的刘昕告诉记者,虽然不是每个案子的数额都那么大,但他所在的公司每个月都会处理300个至400个MCN机构与主播纠纷案,其中大多数是大学生主播,他们因违约被机构索赔高额违约金。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对于大学生主播来说,直播时长、签约合同等可能暗藏陷阱,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成为MCN机构和直播公会追诉违约索赔的对象。

  >>典型案例

  做主播3年收入不到20万

  遭平台索赔8000万

  2020年,直播平台第一次发律师函,索赔8000万元;2023年1月,平台第二次发来仲裁书,索赔变成了600万元。

  罗莉一直无法理解,天价违约金从何谈起,又为什么会有8000万元到600万元这么大的变动。“做主播3年,我实际到手的收入才不到20万元。”

  “基于平台培养主播产生的高昂成本”——仲裁申请书中,直播平台称其为培育罗莉投入“经核算推广成本费用价值291万元”。

  湖南商管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炎告诉记者,主播需要在平台上卖力直播,而平台只要提供技术端口让主播开播,平台和主播需要履行的义务是不对等的,就算平台履行了合约,也不存在高昂成本。

  有报道称,罗莉于去年年底向法院提出申请,希望判定直播平台仲裁协议无效,从而走诉讼程序,但申请没有被通过。

  无法满足直播时长

  被MCN机构起诉索赔13万余元

  就读于北京某高校大四的邱念也正面临违约金赔偿。

  大一下学期,邱念被招聘平台上招聘主播的信息吸引。当时课业压力小,加上MCN机构承诺每个月保底薪资8000元,因此应聘当天她便签了合同。

  签合同前,邱念仔细查看,发现合同期限为3年,合同上写明每天直播5个小时,每个月直播25天。然而,合同签订后,她却被要求每天直播6个小时,每个月直播26天。

  邱念要求按照合同执行,遭到对方拒绝,且一直没有将合同给她。

  直播满一年后,因学校课程紧张,邱念无法再满足直播时长要求。过了一段时间,她被MCN机构起诉,对方向她索赔13万余元。

  “机构设定的直播时长很难完成,违约金又特别高,赔不起就只能继续直播还钱,这就好像一个闭环,主播在里面永远跳不出去。”邱念说。

  按合同要求直播1个月

  机构称有效直播时长不足

  因为直播时长被困在直播间的还有李楠。

  MCN机构承诺给李楠专业培训、内容策划、直播技术和运营指导等支持,每个月保底工资为6000元,前提是李楠每个月至少直播26天,每天直播时间不低于6个小时,李楠直播所获得收益的10%由MCN机构所有。

  按合同要求直播1个月后,李楠并没有拿到6000元的基础薪酬,MCN机构给出的原因是李楠没有足够的有效直播时长。

  “不知道他们对‘有效’是如何认定的,每次直播我都认认真真对待,从没有‘水’过时长。”李楠说,与MCN机构长时间协商无果后,她注销了直播账号,发誓再也不当主播了。

  >>业内人士

  计时机制不合理

  有效时长不明确

  不少受访的大学生反映,在求职招聘软件上有许多直播岗位,它们的介绍通常是“不需要打卡,不需要才艺,不需要工作经验,(工作)时间自由”,很吸引人。

  曾是某知名娱乐公司星探的张先生对此表示“见怪不怪”。他在某娱乐公司工作了一年多,招聘了100多名娱乐主播,90%都是大学生。“对大学生主播的工作要求,一般是每天定时定量直播,几个小时至十几个小时不等。”

  记者采访发现,一个月26天,一天播足6小时,这样的超长直播时长要求在MCN机构与主播的合同中很常见。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不同的合同里,直播时长和有效直播时长标准并不一致,但“有效直播时长不足”已经成为MCN机构拒绝给主播支付保底薪酬的常用理由之一。

  “所以一些大学生主播往往只能坚持一两个月,之后多数选择停播,停播以后就会被MCN机构发催告函,催促主播复播,如果不继续直播则是违约,有的主播不能坚持,放弃这一行则将面临高额索赔。”湖南商管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炎坦言。

  招聘细则有猫腻 格式条款藏风险

  除了在直播时长设陷阱外,有些MCN机构为了招聘主播,在岗位细则上“挂羊头,卖狗肉”。

  据李炎介绍,为了快速招到大量主播,很多公司会将招聘岗位设置为“桌游陪玩”等,工作要求相对简单。一旦应聘成功,MCN机构往往会采用“岗位招满”等说辞让新员工转岗当主播,以底薪、直播指导等套路诱惑求职者签约。

  记者采访发现,还有一些MCN机构通过中介将触角延伸至校园内,通过所谓的“勤工俭学”或“兼职招聘”等方式,招聘大学生主播。

  据介绍,MCN机构的合同往往是格式合同,或者签订直播合作协议而非劳动合同。陷阱往往藏在合作期限、分配方式等条款中。例如在合作期限一栏中,夹杂协议期满后自动顺延的条款。在直播账号一栏中,对于直播账号的注册和实名认证以及绑定手机号信息等由MCN机构所有,目的是让主播在违约或者解约后将直播账号留在MCN公司。

  >>专家建议

  提升门槛强监督

  规范时长定规则

  “现在只需拿到营业执照就能开MCN机构,经营成本和违规成本都很低,如果一个机构开办不下去,再重新注册一家就可以了。”李炎说,从规范MCN机构发展的角度来说,应当要求机构除了营业执照外,还需获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规范其营业行为。

  在李炎看来,提升行业从业者的素养刻不容缓。至少以市为单位,定期对MCN机构的负责人和经纪人等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MCN机构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在大学生主播层面,受访专家认为,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甄别公司真实性和合法性、经营范围和岗位要求的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建议,规范直播时长认定规则,要对直播外劳务活动作类别化分析。

  “经纪公司认定直播时长无效的做法,不符合劳动法中按期足额发放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亦认定该约定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形。经纪公司可以通过流量扶持、奖金等激励方式引导新人主播进行持续直播,但不应扣除劳动报酬。此外,当直播时长和劳动报酬挂钩后,还会产生主播期望延长直播时长的情形。直播准备活动、制作粉丝音频以及参加直播平台活动等劳务活动应当被认定为工作时间下的劳动,其活动呈现出类似‘待命时间’下劳动的效果。”郑宁说。(文中受访主播均为化名) 据《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