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持续推进 如何更好便利扫码消费
2024-05-24 16:16:30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字体:【

  京东支付日前宣布,消费者可以用京东金融APP扫微信收款码进行支付消费。拥有庞大活跃用户基础的两家平台合作,是我国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又一新进展。

  近年来,我国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持续推进,技术规范落地实施,简化支付流程,助力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如何进一步打破服务壁垒,扩大生态开放,便利百姓扫码消费?

  纵观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86%,居全球第一,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金融普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持续推进,能够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码牌,允许消费者使用多种不同的支付APP,扫同样的码牌进行支付,提升便利性。

  “加快推进支付领域互联互通,既有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支付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有助于保护消费者选择权、提升消费者体验,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2019年底,网联在宁波落地首笔互联互通交易,并于2020年1月在杭州完成首笔银行与机构间央行标准化条码互联互通验证。

  自此,我国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持续推进。目前,中国银联推出的云闪付APP已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微信支付已与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在内的近30家银行、三大电信运营商旗下的钱包APP等实现条码支付互联互通……

  在跨境支付方面,支付宝、财付通推出“外包内用”支付方案,支持部分境外电子钱包在国内直接扫支付宝、微信码牌进行支付。

  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既需要制度规范、标准统一,也关乎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当前,相关技术规范已经出台,成为互联互通的制度保障。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在切实保障用户信息与资金安全前提下,规定了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编码规则、报文要素、安全要求等内容。

  着眼数据安全,在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机构条码一度不能通用,聚合支付应运而生。聚合支付服务商往往没有支付业务牌照,但实际上从事了一些支付业务,产生一定风险隐患。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王剑表示,持牌支付机构在交易规范、安全技术、数据保护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推进,有助于风险信息的识别、共享和防范,提升了移动支付体系的安全性。

  展望未来,董希淼认为,虽然近几年来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实现快速发展,但整体来看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最高、用户群体最大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并未真正实现互联互通,银行支付与非银行支付互联互通仍然存在障碍。

  今年5月1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此前曾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条例强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有利于指导头部支付机构发挥好“头雁”作用,更加注重行业利益、社会利益与公众利益,带头维护公平竞争,推进互联互通,扩大生态开放。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出台更多针对性措施,加强对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引导和保障;支付机构应提高认识,加强推进;各地应打破地方保护,破除支付壁垒,助力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支付互联互通。同时,还应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便利的支付选择。

  新华社记者 张千千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